• 1:封面
  • 2:调查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以提升市场机制引蓄资本源头“活水”
  • “一人公司”零收入,市值竟达60亿?
  • 我国影子银行累积风险需要一段消化期
  • 金砖开发银行总部
    花落谁家
  • 公积金“增值收益”
    焉能与缴存者“绝缘”?
  •  
    2014年7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以提升市场机制引蓄资本源头“活水”
    “一人公司”零收入,市值竟达60亿?
    我国影子银行累积风险需要一段消化期
    金砖开发银行总部
    花落谁家
    公积金“增值收益”
    焉能与缴存者“绝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砖开发银行总部
    花落谁家
    2014-0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王 勇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今天起在巴西的福塔莱萨举行。本次峰会主题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而核心是拟推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两个金砖合作项目的建立。这昭告世人,金砖国家合作正在大踏步深化推进到了金融层面。

      从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提出的一个概念,到形成一种合作机制,金砖国家作为一种新型力量在当今世界的崛起,极富戏剧性。5年前金砖国家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即遭逢金融危机,在发达经济体因为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固有缺陷而陷入了低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困境后,聚集了全球近一半人口的金砖国家逐步成了全球经济事实上的主要引擎。截至去年,“金砖五国”GDP约占世界总量的20%,贸易额占15%,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超过6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明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将达到世界总量的62%,而日渐式微的西方七国集团的经济增长退至世界总量的13%。

      以今日“金砖五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合作,巩固和不断提升地位就更加重要。而这种紧密合作的着力点就在金融领域。推动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成立应急储备基金,便是致力于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最新努力。“金砖五国”领导人在南非峰会后表示,将联合五国央行建立1000亿美元的应急基金。以笔者理解,这个应急基金实际也是外汇储备池基金。金砖国家的外汇储备池主要作为一种保险措施,在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问题时,可为其提供帮助。特别是今年,美联储或加快退出QE的脚步,当某个成员国因本币急剧贬值或资金快速流出而发生银行系统危机时,就可向外汇储备池寻求帮助。今年上半年G7因乌克兰危机而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导致卢布贬值等一系列事件,更表明了这种保险的必要性。同时,外汇储备池也是作为对IMF援助的一种替代选择。IMF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大部分资金或用于拯救欧元,或用于拯救发达国家货币,发展中国家很少有机会使用。不过,作为对比,以特别提款权计算的IMF资金规模为3695亿美元。但IMF有188个成员国,随时可能需要金融援助的国家也比较多。从这个角度讲,虽然金砖国家储备池的规模不及IMF,但对于“金砖五国”来说已足够。并且,这个外汇储备池对全球金融格局也有积极影响,发达国家极不情愿出让IMF的权力分配,目前金砖国家在IMF所占权重没有实质性提升,集体争取就有了更大的意义,凝结成一个声音对话语权增加有积极的作用。

      当然,对于金砖国家而言,更具战略意义的还是建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世界银行和IMF外成立的具有全球影响的金融机构。它的建立,能使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经济困难和财政困难时,除了向世界银行和IMF求援外,也可以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求助,其职能涵盖共同的外汇储备和应急基金,还规定银行未来的投资方向,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工业等中长期投资的贷款和投资措施等制定规则。而且,今天的世界,与世界银行和许多地区开发银行成立时有着明显的不同。金砖国家提出建立新的开发银行为反映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它将有现代的金融工具、强大的治理能力和广泛的授权。而且,建立开发银行将简化金砖国家间的相互结算与贷款业务,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将有效保障成员国间的资金流通和贸易往来。

      现在,围绕着建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还有一些实质性难题。一是资产规模。中国希望金砖国家发展银行的出资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可部分国家只想做到500亿美元规模。不过,这属于发展中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二是开发银行总部所在地。南非热衷于扮演东道主角色,但俄罗斯希望能落脚莫斯科。眼下俄罗斯正在准备关于银行成立的政府间协议,而巴西则已草拟了金砖国家发展银行的章程。金砖各国都在跃跃欲试,互不相让。而拥有“金砖之父”之称的吉姆·奥尼尔在去年金砖国家峰会召开前夕则建议,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总部不妨就选址金砖国家以外的伦敦,因为考虑地理、时区等各项因素,伦敦的综合条件最优。这一想法也在经济学界引起共鸣。不过,依笔者之见,即便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也认为,中国的上海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首选之地。作为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上海具有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的独特优势。作为“先行先试”的自贸区,上海有更大的风险承受能力。在未来几年,上海将要建成人民币全球交易清算中心,甚至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就有了其他几个金砖国家难可比拟的优势。

      金砖各国能否齐心协力,将多元化和整体实力转化为真正的金融合作机制,向世界发出金砖国家一致的声音,就看金砖五国首脑这次怎么协商了。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