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苹果渐显“库克印记”
  • 可穿戴设备掀热潮
    巨头觊觎健康大数据
  • 借力国资改革
    安徽助推高成长性产业发展
  • 地方力推企业上市
  • 多地环保部门
    精简上市核查程序
  • 环保核查公示 英飞特冲刺IPO
  • 成都高新区携手深交所
  • 铁矿石贸易新定价模式破冰
  •  
    2014年7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8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新闻·公司
    苹果渐显“库克印记”
    可穿戴设备掀热潮
    巨头觊觎健康大数据
    借力国资改革
    安徽助推高成长性产业发展
    地方力推企业上市
    多地环保部门
    精简上市核查程序
    环保核查公示 英飞特冲刺IPO
    成都高新区携手深交所
    铁矿石贸易新定价模式破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借力国资改革
    安徽助推高成长性产业发展
    2014-07-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群 ○编辑 吴正懿

      ⊙记者 黄群 ○编辑 吴正懿

      

      近日,安徽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入推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希望通过产业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智能装备等高成长性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对全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

      为此,安徽省将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兼并重组、交叉持股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加快大企业大集团产权多元化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支持国有资本进入优势及高科技民营企业,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意见》要求,全省力争到2017年,智能装备、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智能语音、云计算和软件、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绿色有机食品加工等10个高成长性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000亿元左右,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15%左右;建设500个以上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开发1000个以上重点新产品;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达到80%,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比例达到55%。

      具体而言,在几个最重要的产业中,智能装备产业将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精密传动装置、3D打印机等。为此,安徽将组织实施智能装备示范工程,加快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注塑机器人开发及应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合肥工程机械及工业机器人基地、芜湖智能装备产业园、马鞍山智能装备产业园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重点发展纯电动轿车、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系统、电控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为此,安徽将研究制定该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城际间客运专线新能源汽车运营模式。加快实施纯电动轿车平台技术开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统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体系,培育壮大合肥江淮、芜湖奇瑞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

      智能语音产业方面,重点发展语音教学产品、语音电视等语音家电、语音玩具、语音游戏、语音信息安全产品等。为此,该省将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加快推广语音技术及产品在教育、广播电视、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建设,大力开展语音产业招商,引进与语音产业链关联度高的企业总部和芯片制造、技术研发机构,建立产业发展联盟,打造完整产业链,形成全球语音产业高地。

      其他产业,如新型显示产业将重点发展液晶显示器、TFT-LCD、OLED、3D显示、激光显示、投影显示产品等。智能终端产业将重点发展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北斗导航应用产品等。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发展基因药物、蛋白药物、治疗性疫苗、老年健康服务产品等。

      安徽省政府表示,除推进国资改革外,还将鼓励企业采取上市募集和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运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进行融资,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高成长性产业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