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搜寻最小阻力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入口
  • 为货币市场基金正本清源
  • 只有坑儿的爹,没有坑爹的儿
  • 古旧巴黎下水道让今日中国一线大城失语
  •  
    2014年8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搜寻最小阻力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入口
    为货币市场基金正本清源
    只有坑儿的爹,没有坑爹的儿
    古旧巴黎下水道让今日中国一线大城失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货币市场基金正本清源
    2014-08-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朱伟一

      在金融危机最危急的时候,若不阻止挤兑,许多货币市场回购基金便会不支,鉴于货币市场基金已是资本市场重要融资途径,美国政府只得施以援手。现在美国国会下决心搬掉货币市场基金的陈规,但真正要做到却很不容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论工商巨子,还是贩夫走卒,但凡到资本市场来弄潮,无不想发财,即便发不了大财,也要发点小财,但同时又怕赔本。货币市场基金便应运而生。很多金融创新产品之所以蔚然成风,就是其设计暗合了市场投资人的心愿。货币市场基金每份一美元,有如存在银行的货币,虽然会因通胀而贬值,但本金却不会血本无归。很快,美国很多公司、个人和地方政府都将闲置资金放入货币市场资金。目前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总额达到2.6万亿美元,而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曾高达3.4万亿美元。

      但货币市场基金闯过大祸,监管者至今心有余悸。

      2008年9月12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金融市场大乱,人心惶惶,焦急万分的投资者纷纷挤兑货币投资基金,而且赎回价是每份一美元。投资者只需提前24小时通知,即可提款,无需交纳罚金。如果不阻止挤兑,许多货币市场回购基金很快便会不支。鉴于货币市场基金已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融资途径。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这样的大公司也从货币市场基金筹资,且已离不开这个融资渠道。美国联邦政府只得施以援手,为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

      货币市场资金像银行,但却又没有银行的资本金。因为有资本金,遇到客户挤兑的时候,银行就可以通过瘦身来化解危难,不会轻易破产,也无需政府援手。而联邦政府本来也不为货币市场基金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国会下决心搬掉货币市场基金陈规,但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

      证券法的一大特点,是细则为王。1919年,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上短短的三句话,便在美国全面禁止了烈酒的制造、销售和运输。1933年,美国《宪法》第二十一修正案又是短短三句话,便废止了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但资本市场的法律规定就不是这样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美国国会便制定了“多德-法兰克法”(Dodd-Frank Act),下决心搬掉资本市场的许多风险大山,但许多具体规则要由美国证交会和其他监管机构制定。自“多德-法兰克法”出台以来,美国证交会迄今制定的规则所涉及了许多方面,其中包括禁止银行从事高风险的自营业务;结算业务中间人的风险标准;要求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注册;地方政府发债顾问的监管等等等。而美国证交会正在制定之中的规则还涉及以下领域:资产证券化产品中有关债务的数据应更加透明;由证交会所监督的信贷违约掉期应有资本金和融资融券的规定;对于信用评级机构应有更严格的控制;披露公共公司高管的薪酬等等。

      为避免出现大规模赎回现象并引发金融市场动荡,美国证交会5名委员7月23日以3比2的投票结果批准了修正货币市场基金的相关规则,要求面向机构投资者的优质货币市场基金采用浮动资产净值,不再维持每单位基金一美元的固定价格的老规矩,代之以浮动净资价值(floating net asset value)。美国证交会主席玛丽·乔·怀特当天发表声明,称这项改革将根本改变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运作方式,减少挤兑风险,并通过一些新工具为投资者和金融体系提供更多保障。

      浮动价格,算是货币市场基金的正本清源,即市场货币基金是一种证券投资基金,而不是储蓄银行。那些主要投资短期公司债券、风险相对较高的优质货币市场基金,在金融危机期间最容易遭到投资者挤兑,所以,美国证交会这次允许所有货币市场基金在市场赎回压力大时征收流动性费用并设置赎回限制。

      但如同资本市场的其他许多规则一样,货币市场基金新规则也有例外。比如,只要只针对零售投资者(或称“散户”),便可以获得特殊对待。如果变现能力强的资产低于30%,货币市场基金可暂时关闭赎回大门,而且可以收取2%的赎回手续费。这就有点上船容下船难了。反对者认为,资产净值的浮动将显著降低货币市场基金的吸引力,甚至可能意外地加剧集中赎回的潜在风险。

      看新规则的内容,主要目的还是防范货币市场基金所造成的系统风险,而投资者只好委屈一下了。证券监管机构通常是抓两件大事:一是防范系统风险;二是保护投资者利益。但防范风险是头等大事,而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区别甚大,有些机构投资者并非弱者,在资本市场常常也是横冲直撞,上下其手,翻云覆雨。如此“神通广大”的投资者,自然也无需法律的特殊保护。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