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互动
  • A16:基金·人物
  • 虹口“2014上海对冲基金高峰论坛”举行
  • 夏斌:三因素助推近期股市上涨
  • “公转私”大佬激辩:
    这样的“牛市”,我们该乐观吗?
  • 李春瑜:
    私募基金发展八大“预言”
  •  
    2014年10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A13版:基金·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A13版:基金·特别报道
    虹口“2014上海对冲基金高峰论坛”举行
    夏斌:三因素助推近期股市上涨
    “公转私”大佬激辩:
    这样的“牛市”,我们该乐观吗?
    李春瑜:
    私募基金发展八大“预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公转私”大佬激辩:
    这样的“牛市”,我们该乐观吗?
    2014-10-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丁宁

      

      市场前段时间的持续上涨使得不少投资者为之亢奋,然而在“牛市来了”的欢呼声中,上证指数近期又出现小幅调整。是什么因素在推动股市上涨,这样的基础是否牢靠,当下的行情是否值得乐观,未来的投资方向又在哪里?

      在“2014上海对冲基金高峰论坛”上,部分此前在公募名噪一时、后转投私募的大佬们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在博道投资董事长莫泰山看来,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机会已经来临,“而且是时间较长的机会”。

      针对经济未有起色,股市却先行一步的问题,莫泰山表示,经济增速放缓,预示传统模式下的经济风险正在释放。新旧产业的此消彼长将带来更多的创业激情、就业机会,并带动无风险利率的整体下行。

      “钢铁等传统行业很需要钱,现在这些产业不行了,而轻资产的新兴产业则不需要那么多钱。比如说BAT,他们会去银行贷款吗?”莫泰山认为,利率下行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一大利好。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景林资产董事总经理田峰。他表示,股市走好的原因主要不是因为宏观经济好,主要是在改革转型的过程中,市场利率在往下走。

      田峰同时表示,人口红利的衰竭意味着中国理财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发达市场,人达到40到60的时候,是理财最旺盛的阶段。未来3到5年,从人口和年龄结构看,中国或将进入类似阶段。”田峰表示:“老百姓的钱将流入金融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里的证券投资、权益类投资比例会有很大提升。”

      相较之下,原兴全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今年刚“奔私”成为兴聚投资总经理的王晓明则相对谨慎。

      王晓明说,从2012年底到目前,股市整体已连续上涨2年,上证综指上涨50%,创业板指数涨幅接近两倍。伴随乐观情绪的上升,更多资金的不断推动,市场已出现了一些泡沫性风险,剔除蓝筹部分股票出现明显高估,值得警惕。

      “股市经历了两年的加杠杆,什么时间会出现风险,我个人的观点短期会比较谨慎,但经过调整以后,还没有说那么大的担心。”王晓明表示。

      而在具体投资领域,田峰表示看好三个方向的机会。

      首先,在蓝筹领域目前已有很多具备估值优势、稳定的分红能力的公司,这些公司一部分将在要素改革过程中收益,一部分则将面临互联网的冲击,不得不进行转型,而且找到了一些模式。

      “第二个方向是创新,创新里面我们除了看好智联,也看好与智联相关的工具类的软件类公司。”田峰表示:“第三个是经济转型以及政府投资带来的机会,包括军工、环保、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