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祥1999年从苏州大学旅游专业毕业,2002年他想搭建一个旅游业的交易平台,正式开始创业。
在此之前,他在阿里巴巴做了两年销售员。因此,他创业初期几乎完全是拷贝阿里的模式。不过,直到2004年他正式创立同程网做OTA 之前,他的创业项目尽管也在细分领域占据优势,但不管是个人和还是企业,都属于名不见经传的慢速发展阶段。
在线旅游市场携程、艺龙等已率先卡位,竞争激烈。靠着超强的执行力与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同程活了下来。2006年,业务从B2B转型B2C;2008年和2011年进行了两轮小规模融资;到2013年,同程酒店业务直追艺龙与携程,景点门票细分领域位列第一。2014年连续获得腾讯和携程的大手笔投资,公司估值约8亿美金,超过在美国上市的途牛。
同程旅游发展的快慢之间,吴志祥有自己的独到打法。
不讲“狼性”讲“速度”
与很多企业家天天喊创新不同,吴志祥一开始成功的秘笈是山寨。
他告诉记者,自同程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公司不做任何创新,而是一直山寨阿里巴巴,结果用四年时间做到了旅游业B2B的第一名;2008年,公司开始做B2C又山寨携程。“只是把携程的酒店电话全部打了一遍,没有拜访一家酒店就把那些酒店都签了下来。”
“我给同事有三个规定,第一是固化,第二是僵化,你要抛弃所有创新的理念,最后允许你做一点的优化,这就是我们在过去10年我们自己的要求。”
但如果认为吴志祥今天的成功,仅仅靠山寨与复制,那就错了。
吴志祥给人的印象是务实,他在团队里很少提“狼性”文化,他更喜欢同程是一只羚羊,讲究“速度”,适应变化的速度。
同程一位业务老总则评价说吴志祥很善于顺势而为。他对于外界变化反应灵敏,行动迅速,想清楚了马上就干,并且用尽全力去奔跑。比如在移动端的发力,集中所有资源,短短半年时间,同程的APP下载量超过1亿。
不相信天才
2009年同程杀入在线旅游的B2C市场,争取消费者在同城网上订酒店。当时携程的做法是在机场发卡,吴志祥就让员工在写字楼里发卡,但发了几次没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间,吴志祥忽然发现在搜索引擎上打广告效果还行。2009年,他决定把公司账上的1000万全部投给搜索引擎。“当年我们是百度旅游行业投钱最多的一个公司,在我们做之前,携程、艺龙都不敢像我们这样做,也不会像我们这样做。”
吴志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将1000万全部押给了百度。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程的酒店订购量直线上升,直追艺龙和携程,很快做到了业内的第三名。
吴志祥认为,他认为在线旅游服务相比传统旅游企业,最重的是两个字——效率!他说,“我们在之前的创业,从2004年到2008年我们是为传统旅游企业服务的,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旅游企业有很多很好的地方、很多的优势,但是欠缺的就是‘效率’这两个字,以及怎样去提升‘效率’。”
因此,他在企业管理上最强调的是效率和执行力。他的管理方式被称为“爆扁爽”:就是做爆点、扁平化、让员工和用户体验爽。在同程,做事的人和决策的人之间层级不能超过三级;公司内部产品经理最大,而不是行政职务高的人最大;同程网的产品观,首先要做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他去谈融资时,常常投资人第一句话往往就问,如果携程也做这个事情,同程怎么办?他的回答是:团队实力是根本。“2013年6月,竞争对手紧逼,核心团队48个人在黄山开了一次会。在黄山顶上,我把公司面临的情况都告诉了大家,要么坚持去上市,要么把上市推迟一小段时间,拿一笔钱和对手打一仗。最后每个人都选择打一仗。”
“我一直认为没什么天才,也从来没有救世主。我对员工说,不是腾讯和携程投资挽救了我们。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我们手中!”吴志祥和他团队的目标是,国内休闲旅游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