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一带一路”战略的多重目标
  • 印度:
    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
  • 2015年能源行业进入壁垒或将得到有效消除
  • 网络红包大战变移动支付争夺战
  • 尾盘集合竞价机制可进一步完善
  •  
    2015年2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一带一路”战略的多重目标
    印度:
    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
    2015年能源行业进入壁垒或将得到有效消除
    网络红包大战变移动支付争夺战
    尾盘集合竞价机制可进一步完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印度:
    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
    2015-02-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蔡恩泽

      虽然同为金砖国家,但印度经济过去这么多年始终难与同为人口大国的中国比肩。可是,在如今当俄罗斯、巴西都深深陷入发展困境时,印度经济却显示出了其独有的亮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月20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印度2016年经济增长率为6.5%,今年的增长率为6.3%。

      “龙象之争”持续经年,而世人发现,近几年印度暗中与中国的比拼势头有越来越炽烈之势。1月31日,印度在东部奥里萨邦成功试射自行研制、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5型长程弹道导弹,射程达5000公里,覆盖中国和整个欧洲。得益于经济增长,印度正在向世界展示其“肌肉”,大秀武力。美国总统奥巴马新年出访亚洲第一站选择新德里,并以厚礼相送,更给印度增添了一份秀肌肉的底气。美国承诺将加强美印在民用核能方面的合作,建立在防务领域的战略合作框架,并重申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00年,当时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就提出印度要成为“知识大国”的主张,主旨是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短缺带来的机遇,使印度未来发展以面向全球的服务型知识经济为主,走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从上世纪90年代印度提出把IT产业和生物科技作为国家项目,到为21世纪倾力发展作为前沿技术的纳米科技,都是为促进知识密集型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2007年,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项五年计划,投入100亿卢比(约合2.5亿美元)开设3个纳米研究机构,利用最前沿科研力量推动纳米技术的应用开发,将印度打造为世界纳米研发中心,体现了印度政府决心努力锻造“知识经济”的战略构想。

      显然,印度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者,已形成了一种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非出口,依赖消费而非投资,依赖服务业而非工业,依赖高技术而非低技能制造业。印度经济中比较发达的产业是服务业,近年来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都在50%以上,工业仅占不足25%,农业所占比例也不到20%,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类似。但印度最为引人注目的服务业是面向全球的外包业务,这使印度成为“世界后方办公室”。

      发展模式决定了GDP的结构特征。在印度,消费是GDP主体,高达64%,即使在崇尚消费、追求享受的欧洲,这一比例也只有58%,日本则是55%,而中国仅52.4%。

      2008年前,印度经济获得了9%的高速增长,但全球金融危机后,增长下跌到6.7%,后来又回升到7%、8%,2011、2012年又接连降到4.9%,2013年继续降到4.7%。莫迪总理上台后,大刀阔斧提出了十多项改革目标,立言要把21世纪变成印度的世纪,要把印度变成一个强大国家。特别高调启动“印度制造”计划,提出将印度打造成新的“全球制造中心”。据印媒报道,“印度制造”是莫迪亲自操刀为振兴本国经济量身定制的关键性计划之一,旨在以加强制造业为突破口,为成就世界强国“夯实基础”。为此,新政府将首批25个行业列为重点,承诺将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并提供一系列相关配套优惠政策,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将印度经济拉回快速增长轨道。

      在莫迪总理的努力下,2014年印度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增速上升至5.8%。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及2016年前景》报告预计,2015年印度将引领南亚地区经济增长达5.4%,将创4年来新高。印度经济总量约占南亚经济总量的70%。

      如果不考虑基础设施与监督管理的障碍,印度具备成为制造业巨头的几乎所有的关键因素:人口红利、具有吸引力的国内市场、运输与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对美元相对较低的汇率,以及低政治风险。印度人民党正在酝酿大幅修订过时的劳动法,并在2015财年的国家预算中对制造业采取刺激措施。

      不过,印度经济也有致命的短板,想在短时间内取代中国而成为“世界工厂”,似还不太现实。根据德勤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印度目前的制造业竞争力位居全球第四,预计到2018年,印度将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强国。虽然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使得印度的制造业颇具吸引力,但是,落后的交通与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与复杂的监管环境以及低下的管理效率,已成阻碍制造业增长的致命因素。据世界银行新近发布的报告,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印度的营商便利环境仅位列第134名。塔塔集团董事长塞勒斯·密斯特里也坦言,印度制造业要吸引外资必须更新基础设施、加强能源和物流系统。而印度经济学者夏尔马则对于印度的“人口红利”持异议,“印度庞大的年轻劳动力人口多数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素质不高,政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提供劳动技能培训,他们反而会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更何况,印度最近大幅上调经济增速,只是计算口径上的“溢出效应”,一夜之间从持续停滞到强力复苏,究竟有多少实质性增长似也不无疑问。

      (作者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财经媒体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