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公司
  • 5:市场
  • 6:互动
  • 7:研究·宏观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田跃民:不要把艺术说得那么神秘
  • 杨挺:工写八闽的诗意图景
  • 闽籍画家系列
  •  
    2015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田跃民:不要把艺术说得那么神秘
    杨挺:工写八闽的诗意图景
    闽籍画家系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田跃民:不要把艺术说得那么神秘
    2015-03-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虎 ○编辑 陈羽

      

      谁是中国目前雕塑作品数量最多的雕塑家?或许你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一定看到过他的作品——北京世界公园80%以上的雕塑作品、北京展览馆馆门雕塑、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工农兵厂标雕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雕塑《地道战》、马来西亚重达80吨的最大释迦牟尼佛像……以上作品全部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雕塑家田跃民。

      “如果说一个好演员的表演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那么田跃民的雕塑作品就像一个个出色的演员,即使只是放在那里,也能形神兼备地诉说和演绎雕塑家的心声。”有评论家这样说。

      在田跃民的工作室里,记者见到陈列着的上百件不同造型的人物雕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应。既有古人先贤系列,也有民国人物系列,西藏人物系列,更不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无论作品题材如何,田跃民作品的共性,就是因创作者灵魂与心血的注入,而拥有了灵魂。

      

      最错误与最正确的决定

      田跃民学油画出身。他从小酷爱素描,在学生时代就表现出了美术上的天赋。1982年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石油大学从事宣传工作,当时地处山东东营的石油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因工作关系,他接触到很多当时国内一线的艺术名家。也在此期间,田跃民对雕塑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

      这期间,他跟随潘鹤先生参与雕塑了著名的《和平》,这尊作品被安置在今天的日本长崎和平公园入口处。1986年,田跃民从石油大学调任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负责绘画库房和雕塑创作。能够进入国家级的艺术殿堂工作,对于田跃民来说无疑是如鱼得水。在国家博物馆期间,他创作了大量雕塑作品,其中,包括为筹备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完成的《地道战》及半景画馆的制作;1989年为中国史学年会创作完成《孙李会议》《五卅运动》大型布景及蜡像制作;1990年在中央美院进修其间作品《梦》荣获北京市建党70周年美展优秀作品奖。

      但令人意外的是,国博研究员这份令人称羡的好工作,竟然被他放弃了。这是一次“祸从口出”引发的人生转折。心直口快的田跃民在一次和领导谈话中因为一语不和,他脱口而出“不干了”,便拂袖而去。后来回忆起这件事,田跃民坦承“即使在一小时前”还没有要辞职的想法。

      之后十年,则是他体验生活,尝遍人情冷暖的十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从事跟“老本行”有关的城市雕塑、建材、外墙装饰等业务。从国家博物馆的研究员成了一个小老板,他体会到了身份落差带来的失落。很多原来的朋友离他远去了,“甚至有一个以前对我很热情,以跟我认识为荣的朋友,后来我去找他,他说你要先预约。”

      好在有才华的人总会遇到欣赏他的伯乐。如同历史上许多著名画家一样,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埋没田跃民的艺术才华,反而使他能够静下心来,认真钻研。十数年来,他在艺术上的孜孜追求造就了他在写实雕塑上的高超技艺。现如今,他不但重新获得了艺术市场的认可,并且还留下了很多在业内交口称赞的作品。

      后悔吗?并不。田跃民说,他人生做的最大的错误决定是从国博辞职,而最正确的决定也是从国博辞职。“如果我从此一蹶不振了,那就是一个错误。但是我后来重新回归艺术,这十年的沉淀、积累,体验生活,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一笔财富。如果不是辞职,可能世界上只会多一个庸碌的研究员,而少了很多对自己很有意义的作品。所以在今天来看,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做人物是最难的

      从国博研究员到辞职下海再到职业艺术家,田跃民的身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保持着每天六点钟开始埋头创作,一干就是一天的工作习惯。

      1992年,辞职两年多的田跃民受邀创作的《北京世界公园》雕塑建筑群轰动国内艺术界;1999年创作的《北京展览馆正门雕塑》成为中国对外展示的窗口符号之一;2008年,田跃民为中央电视台创作完成了《中国古今十六位著名商人雕塑》,并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巡展。而后,他又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北影工农兵厂标雕塑》,成为北影厂新的标志。

      田跃民的人物雕塑以其简练、逼真、传神而著称于世。“做人物是最难的,因为人是最了解人的,哪怕有一点点瑕疵,都会被看出来。造型的精准是第一位的,但好的雕塑,还应当通过造型传达一种情绪和思想。”田跃民说,“除了基本功,最重要的是对艺术的感觉。要能随时调动并抓住灵感,把对物象的瞬间感受留住。感觉很重要,你不激动怎么能让观众激动?”

      除了人物题材的雕塑之外,田跃民还喜欢马。他雕的马风格独特,威风八面,气势宏大。他早年创作的《驾金马车的阿波罗神像》雕塑,就因其博大壮观的群马气势而震撼世人,从此扬名海外。有业界人士称赞道:“徐悲鸿的马是纸上的活马,田跃民的马是立体的活马。”近年来,田跃民潜心创作了青铜马系列雕塑,有列马、奔马,有组合、有单列,造型多样,种类繁多,形成了强大的艺术格局,深得国内外收藏家的热爱。

      

      保持工匠情怀

      田跃民从不粉饰自己,他毫不讳言自己当初下海是为了“赚钱”,也坦陈在开公司赚到一些钱之后仍然痛苦。他从内心深处知道自己经商“不是这块料”,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他下定决心逃离商海重新回到雕塑台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在劝已经小有资产的他不要再折腾。但是他对自己有信心,“我了解自己,我有毅力。”

      田跃民又一次做到了。

      他选择了马这个艺术形象作为回归的起点,也是因为马有“奋起直追”的寓意。他仍然是用原来的笨办法,给自己规定工作量:每天至少画三十张马,才能休息。周末,他吃住在朋友的马术俱乐部,反复观摩,一张张地画速写,从静态的马到动态的马,再到每个动作肌肉的形态变化。周一到周五就在工作室,将纸上的马变成立体的雕塑,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两、三年的时间。

      熟悉田跃民的人都了解他的性情。他是出了名的敢说真话,不绕弯子,而这种性格也理所当然地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起塑造那些端坐在神坛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雄、伟人、大师像,田跃民更偏爱最底层老百姓的形象。如今的他更爱在生活中发现亮点:菜市场的小贩、杂耍艺人、在街头嬉戏的儿童,他喜欢捕捉每一个打动他的瞬间,将它们定格下来。“真正的伟大是在平凡中体现出的伟大,而不是装模作样,昂首挺胸。”

      几经辗转,从脱离艺术再到回归艺术,经过时间的打磨,岁月的历练,现在的田跃民,越来越体现出不为世俗所羁的洒脱与旷达。他的言语中,也处处闪烁着“看透”的哲理。“我有两个爱好,一是爱吃苦。因为幸福来自对比,只有体会到苦才知道什么是乐。还有一个爱好就是骂人,因为骂人很痛快啊,我谁也不怕得罪。”说罢,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

      近年来,不仅田跃民的雕塑作品渐入佳境,他在速写基础上融入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水墨绘画风格,也备受欢迎,特别是以水墨马为主题的作品,被誉为“笔墨仿佛如音符般跳跃,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妙境”。

      但尽管如此,他从不以“艺术家”自居,对于外界“雕塑大师”的美誉,他也只是呵呵一笑。

      “我常常说,不要把艺术说得多么神秘,好像高高在上。我就是一个手艺人。大家冠之以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艺术家。但是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沾沾自喜。只有把‘著名艺术家、大师’的名头放下,你的艺术才能保持永远的生命力。”他说,自己只希望做个真实的人,最真实地活着,说自己喜欢说的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