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宙洁
欧元区的新时代
欧洲央行9日起正式启动总额为1.1万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以重燃欧元区经济的增长动能,同时摆脱通货紧缩压力。根据这一计划,欧洲央行将每月购买600亿欧元政府和私人债券,持续至2016年9月。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这标志着欧债及欧元进入新时代。欧洲央行的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迫使投资者不得不为曾经从未料到过的一种情况做准备:即花钱去持有欧元区一度陷入困境国家发行的债券,甚至包括那些近期还需依靠金融救助度日的国家。此外,这种超宽松货币政策和美联储准备最早于6月份加息的计划背道而驰,为此投资者已经开始抛售欧元。
美联储渐失耐心
美国官方数据显示,2月该国非农就业岗位大增29.5万个,失业率降到了六年半低点5.5%,这令外界对美联储何时加息的讨论再度甚嚣尘上。不少分析师预计,在3月17至18日举行的下次政策会议上,如果美联储放弃对加息保持“耐心”的说法,那么今年6月或7月会议加息将不可避免。
路透社专栏作家詹姆斯·萨夫特写道:美联储对于收紧政策的耐心快没了,这意味着股市的上涨行情可能到头。现在,无论是非农就业岗位增长趋势,还是绝对增加数量,都已经不适合继续保持零利率。可能性最大的情形是:美联储谨慎而又迅速采取行动,实施金融危机过后的首次加息。
希腊需要创新
鉴于希腊的严峻财政状况,欧元各国财长本周将继续就希腊的还款能力进行磋商。在希腊和欧元集团之间初步协议争议之背景下,浮现一个重要议题:该国的商业模式该如何?
德国之声认为,要勇于创新。报道援引德国经济研究所研究总监亚历山大·克日特科的话指出,在工业国家群中,进行着不断自我更新,如果希腊只专注于旅游业和农业,就会落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则在英国金融时报撰稿称,欧洲深度衰落——体现在包容度、就业满足感以及工资增长等方面——主要原因是生产率的剧烈放缓,这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影响到欧洲大陆很多地区。这种放缓源于创新乏力。
MH370失踪周年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事事件调查团8日发表“中期声明”,总结一年来的调查工作及其进展情况,但并没有对事故发生原因作出任何结论。
纽约时报指出,就像大部分民众一样,乘客家属无法理解,在丢失的手机都能很快定位的时代,一架宽体喷气客机怎么会就这样消失了。这种脆弱感给航空业长期以来的一项争论注入了新动力。这一争论的主题是如何更密切地跟踪飞机,从而帮助救援人员和调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更迅速地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