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周小川给出利率市场化时间表:今年完成利率市场化是大概率事件
  • 金融改革新生态如何释放雨露甘霖
  • 财政部:地方债券置换
    不会增加今年财政赤字
  • 并购贷款期限
    从5年延长至7年
  • 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
    综合试验区获批
  •  
    2015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周小川给出利率市场化时间表:今年完成利率市场化是大概率事件
    金融改革新生态如何释放雨露甘霖
    财政部:地方债券置换
    不会增加今年财政赤字
    并购贷款期限
    从5年延长至7年
    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
    综合试验区获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改革新生态如何释放雨露甘霖
    2015-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两会报道组

      

      当下的金融改革必须触及制度的痛点,唯此,更多的金融活水方能流向实体经济。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金融改革,一个个确定性措辞分外抢眼:“推出”、“实现”、“实施”等,将一系列重要改革的时间节点牢牢锁定。

      12日下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于存款保险制度,明确估计,上半年就可以出台;对于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认为今年概率非常高。

      回答直接、干脆,掷地有声。

      历经多年的准备与推进,中国的金融改革已至关键期。无论是市场准入、资金定价、汇率形成机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还是IPO发行制度,一系列触及原有金融体系的基础性制度都面临巨大的变革。

      打掉输血实体经济的 “拦路虎”

      2014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与金融、资本市场直接相关的议题高频度地被提及。

      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是目标所向。

      无法回避的现况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下行压力增大。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欧洲、日本尚未走出衰退泥潭,美国则要退出QE。

      面对此种情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中国金融体系,已被推向了改革的前台,没有退路。

      “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拦路虎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

      虽然中国金融体系枝繁叶茂,金融机构数量众多,融资渠道多样,但仍然无法改变间接融资占比过高、银行信托成为融资主渠道的局面。

      这不是钱袋子的问题。相反,中国经济的货币存量与名义GDP之比近200%,绝对值近20万亿美元。简单地放松货币政策,不解问题之本。

      “要从根子上解决,必须从金融体制改革上下狠功夫。”李稻葵说。

      金融改革要触及制度的痛点

      “补丁式”改革行不通了。中国金融体系格局的改变已然开始。

      与其他领域的改革不同,金融改革的“碎片化”印记十分明显。

      中国金融改革并不缺顶层设计。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金融改革方向确定了纲领,其总体体现出:在宏观层面要加强法制与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新的宏观调控方式,创新金融监管;在中观层面则是完善金融市场;在微观层面则是培养微观基础的灵活性和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下转封四·两会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