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当下的金融改革必须触及制度的痛点,唯此,更多的金融活水方能流向实体经济。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金融改革,一个个确定性措辞分外抢眼:“推出”、“实现”、“实施”等,将一系列重要改革的时间节点牢牢锁定。
12日下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于存款保险制度,明确估计,上半年就可以出台;对于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认为今年概率非常高。
回答直接、干脆,掷地有声。
历经多年的准备与推进,中国的金融改革已至关键期。无论是市场准入、资金定价、汇率形成机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还是IPO发行制度,一系列触及原有金融体系的基础性制度都面临巨大的变革。
打掉输血实体经济的 “拦路虎”
2014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与金融、资本市场直接相关的议题高频度地被提及。
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是目标所向。
无法回避的现况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下行压力增大。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欧洲、日本尚未走出衰退泥潭,美国则要退出QE。
面对此种情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中国金融体系,已被推向了改革的前台,没有退路。
“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拦路虎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
虽然中国金融体系枝繁叶茂,金融机构数量众多,融资渠道多样,但仍然无法改变间接融资占比过高、银行信托成为融资主渠道的局面。
这不是钱袋子的问题。相反,中国经济的货币存量与名义GDP之比近200%,绝对值近20万亿美元。简单地放松货币政策,不解问题之本。
“要从根子上解决,必须从金融体制改革上下狠功夫。”李稻葵说。
金融改革要触及制度的痛点
“补丁式”改革行不通了。中国金融体系格局的改变已然开始。
与其他领域的改革不同,金融改革的“碎片化”印记十分明显。
中国金融改革并不缺顶层设计。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金融改革方向确定了纲领,其总体体现出:在宏观层面要加强法制与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新的宏观调控方式,创新金融监管;在中观层面则是完善金融市场;在微观层面则是培养微观基础的灵活性和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下转封四·两会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