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货币困境:约束测量信用常常滞后现实——读菲利克斯·马汀的《货币野史》
  • 互联网若不是答案,
    那又会是什么——读安德鲁·基恩《互联网并非答案》
  • ■披沙录
  •  
    2015年3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书评
    货币困境:约束测量信用常常滞后现实——读菲利克斯·马汀的《货币野史》
    互联网若不是答案,
    那又会是什么——读安德鲁·基恩《互联网并非答案》
    ■披沙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互联网若不是答案,
    那又会是什么——读安德鲁·基恩《互联网并非答案》
    2015-03-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杰 夫
      《互联网并非答案》
      安德鲁·基恩 著
      Atlantic Monthly Press
      2015年1月出版

      互联网若不是答案,

      那又会是什么

      ——读安德鲁·基恩《互联网并非答案》

      ⊙杰 夫

      

      互联网并非答案。不过,谁又说过它是答案呢?若按叶夫根尼·莫罗佐夫在《技术至死: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中所批判的“解决方案主义”和“互联网中心主义”维度去理解,互联网或许会是让政治、社会、商业、教育等众多问题迎刃而解的好方案——这两种思潮对待技术均过于自信,盲目却不自觉,反而还亢奋地带领一帮不明就里的人集体狂欢,并用“互联网”试图去解释和渗透一切,而忽略了对其本身的反思。

      究竟该怎么去破题呢?好答案,坏答案,或根本不是答案?如今,安德鲁·基恩(Andrew Keen)这位著名的“科技界的牛虻”来尝试作答。在新出版的《互联网并非答案》(The Internet Is Not the Answer)中,他向那些视互联网为灵丹妙药的人们开火:互联网能帮助交友、方便出行打车、能让你自拍展示漂亮容颜,甚至大大提高你的工作学习效率,但请注意了,可千万别被动听的修辞和貌似理所当然、大势所趋的见地给蒙骗了。和科技批判作家、白俄罗斯人莫罗佐夫一样,所谓互联网的“解决主义”(Solutionism)也是基恩着力批驳的对象。

      基恩先回顾了互联网的发展史(从冷战年代的军用阿帕网逐渐变成今天的万维网)和互联网的商业化(大量风险资本进入、硅谷创业和网景上市等),其用意在于提醒人们别忘了,互联网其实是私有的、大公司主导的,与民主、公平没有半毛钱关系。以20世纪90年代初时期为例,美国政府“将网际网络主干的运营移交给了商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一位超级富有的科技投资者,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得意,将这个时刻称为“这个星球历史上最大合法财富的诞生。”基恩为此提供了一个鲜明的地缘政治的类比为例:“正如冷战终结导致了俄罗斯金融寡头争夺买光了国有资产。因此在冷战结束时的互联网私有化引发了新一波技术或资本寡头涌入美国,去争夺主要的互联网在线资产。”另外,基恩关于互联网由巨头主导(说得难听点就是“把持”、“垄断”)的观点,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吴修铭(Tim Wu)的研究不谋而合,后者在《总开关:信息帝国的兴衰变迁》中说,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电影等信息媒介的发展周期规律一致,必将经历如下这样的轮回:新信息技术的发明,新产业的建立,一段开放的发展期,最终由几个行业巨头占据统治地位,掌握着信息流的总阀门(the master switch)。对此,如果说在美国是谷歌、亚马逊、苹果、微软、脸书(Facebook),在中国不正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外加小米或奇虎360吗?

      随后,基恩进一步提出,互联网巨头们在我们上网时获取信息,了解我们的身份、喜好、习惯,而不知就里的网民如同农奴一般,自愿生活在“电子全景监控”的环境中。要是在不久的将来可穿戴智能设备更加普及,人手一个,情况就尤为如此了。用基恩上一部作品《数字眩晕:网络是有史以来最骇人听闻的间谍机》(Digital Vertigo)的观点,互联网将我们置于信息之中,但实际上我们不知不觉成了“信息”。例如我们放置在博客、微博、信息、BBS中的各式隐私,我们的上网记录。这些信息可被检索、被“人肉”、被拼接、被利用……网民的一切隐私,都在被各类机构和个人,以各种方式利用并谋取利益。

      看样子,互联网在基恩那里几乎快成为“坏答案”了。但仅仅是这些弊端吗?不。基恩还嫌不够,又补充道,互联网的很多创新应用正是许多工作的摧毁者。比如,亚马逊冲击了传统实体书店;Uber的出现让出租车公司生意难做了;Airbnb给用户提供各式各样的民宿信息哄抬了不少地方的房租;Twitter公司给其雇员提供免费食物让当地餐馆和咖啡店无生意可做;社交网站和照片分享应用的出现,让柯达公司破产了;还有更早时候,Napster等P2P平台供人们在网上下载MP3,此举几乎摧垮了传统音乐行业。尤其对于音乐,安德鲁·基恩是深有感触,他生长在唱片行黄金年代的末期,还曾创办过一家叫“AudioCafé”的音乐公司。他曾信誓旦旦,认为互联网就是答案。网络能改变音乐行业的方方面面,他是这么向投资者许诺的,自己也信以为然,可事实证明,互联网确实改变了人们的影音娱乐消费方式,但却不是基恩所希望的那样。

      虽然基恩也承认,并非所有互联网的东西都是可怕的。但就整本书的消极论调和言辞犀利度来看,有些观点未免过于偏激,难以令人信服。就像他在成名作《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Cult of the Amateur)中大肆批评网络群体的弊端种种,网络空间众声喧哗、泥沙俱下,到处充斥了业余冒充专业、劣币驱逐良币等不良现象。按勒庞的说法,这叫“乌合之众”,凯斯·桑斯坦称之为“群体极化”,诺埃勒-诺依曼归纳的“沉默的螺旋”,估计到了基恩这里,该是“群氓时代”了。

      笔者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基恩在《网民的狂欢》中的主张,但这并不意味着群体的智慧一定是错的,个别精英的观点一定是对的。我们需要持辩证、理性的论断,即不忽视群体的喧嚣和骚动,也不迷信精英的意见。在《互联网并非答案》上,基恩有些地方说的言之有理,互联网确实有不少消极的一面,甚至对许多传统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但我们不能接受这种“有代价的进步”是错误的论点。因为有了电子商务,人们可享受方便的购物,并且商品价廉物美;电子书籍让知识易于散播,如同当年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古登堡让知识不再成为权贵们的专利;同样,照片分享网站或一些自拍神器让更多人享受摄影的乐趣,但柯达公司的倒闭难道只有外因,而不用反省自身管理上出了大问题吗?

      这也恰恰是《互联网并非答案》饱受争议的地方。安德鲁·基恩知道语不惊人的效果以及非此即彼的简单观点能引起公众的关注,但为了论证互联网造成的乱象,故意对它带来的好处视而不见,这种写作手法难免偏颇,在逻辑上也不够严谨。不过,基恩论辩的价值在于,他让我们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互联网,而不仅仅是沉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