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6:基金·人物
  • 博道投资史伟:成长股投资
    趋势比估值更重要
  • 华安基金杨鑫鑫:一带一路方案即将重磅落地 或成A股长期投资主线
  • 美联储6月升息大幕抑或拉开
  • 东方基金张洪建:中国本身就是“成长股”
    坚定看多创业板
  •  
    2015年3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专访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专访
    博道投资史伟:成长股投资
    趋势比估值更重要
    华安基金杨鑫鑫:一带一路方案即将重磅落地 或成A股长期投资主线
    美联储6月升息大幕抑或拉开
    东方基金张洪建:中国本身就是“成长股”
    坚定看多创业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博道投资史伟:成长股投资
    趋势比估值更重要
    2015-0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吴晓婧

      

      成长股持续飙升,不断引发机构关于“泡沫”的激辩。而擅长于成长股投资的史伟认为,成长股投资,趋势比估值更重要。

      “成长股代表新经济和新产业,长期增长较明确,所以会继续看好。虽然会产生局部的估值泡沫,但暂时还看不到趋势的改变,短期的调整也意味着机会。”

      史伟坚定看好此轮牛市,在其看来,“股市一旦进入牛市状态,就会产生巨大的惯性,不会轻易停止。”

      未来成长与周期都有机会,但大机会依旧会在成长股上,他积极挖掘的是,具备这个时代特征的牛股。

      “在结构转型时代,会找到新的主导经济的力量。那些站在‘风口’上,代表了经济发展方向的公司,很可能就是这个时代的牛股。”

      他坚定认为,未来成长性公司的机会将面临重估,随着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传统价值链发生重构甚至颠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成长股的长期价值值得重新审视、挖掘。

      

      坚定看多牛市

      早在去年10月初,史伟就率先鲜明提出牛市格局的乐观预期,而早在去年6、7月份,他就用“满仓”的行动,来迎接牛市的到来。如今,他依旧坚定地看多此轮牛市格局。

      史伟看好牛市的大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在其看来,股市走牛的“分母”基础已经具备。“资金需求全面进入萎缩状态,股市针对的‘无风险利率’确定进入下降通道。从国际经验来看,无风险利率的下行,都能促进股市进入牛市格局。”

      回到对“分子”的判断,他对于宏观经济并不悲观,认为“分子”是在走平或者向好,有望先于宏观经济企稳回升。

      “宏观经济虽然还处于下滑之中,但是名义GDP快速下滑的阶段似乎已经过去。”史伟观察到,“经济虽然在下滑,但是很多产业,包括周期性产业,通过自我的调节也能变好。比如2013年,火电行业就开始见底回升,2014年有钢铁,2015年极有可能有更多的行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跟格局。此外,中国有很多的新兴产业,一直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比如TMT、互联网,这些公司的现金流一直是处于进一步的向好状态之中。”

      “目前沪深300的估值还算贵,整个的投资潜力还是会比较大的。”史伟说,在上述条件下,我们看到“smart money”在流入股市:居民资产配置转向,资金逐步从房地产30%的配比转向股票市场,成为推动股市繁荣的动力;海外资金和场外资金加速入市,股市资金量可期。

      “这种趋势一旦形成,未来若干年会存在。”

      随着成长股近期急速飙升,史伟坦言,一些成长股的股价已经达到其6-12个月的目标价,因此进行了一些减持,转而布局了一些周期股。

      史伟认为,前期蓝筹股的下跌是对去年上涨过快的修正,并不代表蓝筹股行情的终结,中期来看,α行情会持续,但是β行情也不可忽视,有可能会出现一段α跟β共同出现的行情。事实上,上周蓝筹股已再度“起舞”。

      寻找新时代的牛股

      牛股的诞生,虽然与上市公司自身有较大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牛股身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当时经济的起和变化。

      “在粗放的重工业化时期,牛股产生于钢铁、石化、煤炭机械等行业,但在消费和服务时代,牛股产生于衣食住行。”史伟认为,在结构转型时代,会找到新的主导经济的力量。那些站在“风口”上,代表了经济发展方向的公司,很可能就是这个时代的牛股。

      他极为看好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尽管由于前期涨幅较大,未来回调的概率也加大,但互联网概念的长期前景仍然乐观。这是国家经济的希望,也是转型的重要载体,虽然短期涨幅较大,但是经过休整之后,优质公司必然出现新一轮的表现。阿里颠覆了商业可以达到3000亿美元的市值,而金融行业比商业大很多,则互联网金融企业有望出现一批大市值公司。”

      谈及对于后市预判,史伟认为,今年成长股行情可能会出现“82”现象,即占市值80%的小盘股、成长股会出现分化,但成长股中一定会有好的股票、行业龙头走出来,出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长期来看,在2014年底不被融资盘青睐的成长股中,接下来应该会出现真正的牛股。

      此外,经济尚未完全企稳之前,货币宽松会持续,股市整体看多,牛市会持续。史伟认为,稳增长加码是比较确定的,包括电力设备、油气管网、环保、新能源、建筑、机械等等方面,国家都会发力,相关领域可能会孕育一些投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