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6:基金·人物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
    会议决议公告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15年3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14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14版:信息披露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
    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5-0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4年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的年度报告全文。

      2 中国石化基本情况

      2.1 基本情况简介

      ■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二零一四年本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

      3.2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二零一四年本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于2014年12月31日,中国石化的股东总数为695,385户,其中境内A股688,972户,境外H股6,413户。于2015年3月13日,中国石化股东总数为851,381户。本公司最低公众持股量已满足香港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本报告期末至石化转债赎回登记日(2015年2月11日),石化转债共转股2,790,814,006股。

      于2014年12月31日,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单位:股

      ■

      注1:与2014年12月31日相比。

      注2: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通过境外全资附属公司盛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553,150,000股H 股,占中国石化股本总额的0.47%,该等股份包含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总数中。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中国石化未知上述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4.2本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

      注:包括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境外全资附属公司盛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的553,150,000 股H 股。

      5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5.1 董事会关于报告期内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5.1.1经营业绩回顾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本公司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从严管理,加强宏观形势和市场走势的研判,主动应对国际原油价格剧烈变化,加强结构调整,努力拓展市场,强化精细管理和成本管理,总体保持了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5.1.1.1市场环境回顾

      (1)原油、天然气市场

      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半年高位震荡,下半年单边大幅下挫,进入第四季度出现“断崖式”下跌。普氏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全年平均为99.45美元/桶,同比降低8.5%。2014年国内天然气需求保持增长,国家进一步调整了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价格,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逐步接轨。

      (2)成品油市场

      2014年,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及时调整成品油价格,下半年随国际原油价格下挫,国内成品油连续降价11次。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境内汽油需求仍保持增长,但柴油需求同比略有下降。据统计,2014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包括汽油、柴油和煤油)为2.69亿吨,同比增长2.0%。

      (3)化工产品市场

      2014年,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下半年化工产品原料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化工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化工毛利有所改善。据本公司统计,国内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表观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8.7%和7.0%,合成橡胶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1.9%,国内乙烯当量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4.9%。

      5.1.1.2生产经营

      (1)勘探及开采

      2014年,本公司以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动力,落实高效勘探开发各项部署,取得了一批新发现和商业发现,涪陵新增页岩气储量1,067.5亿方,标志着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的诞生,全年新增油气经济可采储量431百万桶。原油开发方面,突出开发效益,优化新区储量动用,精细老区开发,不断提高采收率;天然气开发方面,加快推进重点产能建设工程,强化普光等老气田管理,合理调整营销策略,扩大经营总量,提高经济效益;页岩气开发方面,涪陵一期50亿方产能建设高效推进,投产井日产水平均超设计方案,形成大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年油气当量产量为480.22百万桶,同比增长8.44%;其中境内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同时去年底部分海外上游资产完成交割,海外原油产量大幅增长;生产天然气7,164,同比增长8.5%。油气单位完全成本增幅得到有效控制

      勘探和开发产量情况

      ■

      (2)炼油

      2014年,本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增产市场需求旺盛的油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汽油(特别是高标号汽油)和航空煤油产量大幅增长,柴汽比进一步下降。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积极生产国IV车用柴油,部分地区汽、柴油达到国V标准;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加工油种,加强库存管理,大力控制成本;发挥专业化传统优势,润滑油、液化气、沥青等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全年加工原油2.35亿吨,同比增长1.5%;生产成品油1.46亿吨,同比增长4.2%。

      炼油生产情况 单位:百万吨

      ■

      注:合资公司的产量按100%口径统计

      (3)营销及分销

      2014年,公司启动了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改革,并与25家投资者签署了增资协议,形成了市场化改革的倒逼机制,为进一步改革销售板块体制、机制,实现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4年,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特别是柴油需求低迷,本公司灵活调整营销策略,不断优化销售结构,加大高标号汽油和航煤销售力度,做大经营总量; 发挥网络和品牌优势,全力提升加油站综合服务水平,扩大零售规模;积极发展非油品业务,在全国上线加油卡网上营业厅,推广自助终端应用及设备,改善客户体验,努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非油品营业额171亿元,同比增长28 %。全年成品油总经销量1.89亿吨,同比增长5.1%,其中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1.71亿吨,同比增长3.4%,零售量同比增长3.6%。

      营销及分销营运情况

      ■

      (4)化工

      2014年,面对严峻的化工市场形势和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局面,本公司优化原料结构,加大轻质原料比例,降低原料成本;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力度,其中化工聚烯烃新产品与专用料比例达到57.4%,高附加值橡胶比例达到17.4%,合成纤维差别化率达到76.7%;优化生产装置运行,合理安排装置负荷,对不能达到边际成本的化工装置实施关停措施。全年乙烯产量1,070万吨,同比增长7.2%。坚持低库存运作,实施差别化营销策略,全年化工产品经营总量6,079万吨,同比增长4.4 %,实现了全产全销。(下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