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和技术脱媒持续加速、银行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银行业长期依赖利率管制所形成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冲击。
无零售不稳,得零售者得天下。2014年李庆萍走马上任中信银行行长后,传承前几任行长的工作思路和战略定位,并加大了转型力度,启动了零售战略二次转型,推动网点的“硬转”和“软转”,以全产品、全渠道的模式批量获客,并制定新的考核体系。
可以说,零售业务的制度建设已基本到位,基础更加夯实,五大零售特色“大单品”已打响市场。在未来3到5年,零售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占比将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更大提升,力争零售业务、公司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各占1/3。
网点的“硬转”和“软转”
中信银行在2014年全面启动了零售战略二次转型。转型的目标,是以建设最佳客户体验银行为目标,计划通过三年左右时间,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聚焦网点产能,打造零售业务渠道、产品和队伍体系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大零售综合服务,实现零售业务可持续快速发展。
网点,是零售业务的主战场,在实现复杂交易、提供咨询服务、提升客户体验等方面仍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中信银行分管零售板块的副行长曹国强在201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在全面推进网点‘硬转’和‘软转’,优化网点区域和城市布局,形成多样化网点业态,发挥网点作为零售业务营销主渠道功能,为实现零售业务二次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所谓“硬转”,即网点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定了全行统一的网点建 设标准,对店堂色调、员工着装和机具摆放等都作出统一的规范,使客户对能在中信银行营业网点享受到的服务有稳定的心理预期。此外,网点发展将顺应小型化、智能化、多业态的网点发展趋势,贴近当地实际,更接地气,重点布局具有潜力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达县市、高端居民社区和专业市场。优化网点区域和城市布局,形成多样化网点业态,提高网点布局的合理性。
2014年3月18日,中信银行在广州珠江新城打造的全国首家智慧型网点正式开门迎客。这家网点从客户感受出发,根据办理不同业务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设计了交易式柜台、咨询式柜台、交谈式卡座、自助式机具四类交易场景,让客户达到最佳体验。
而所谓网点的“软转”,即打造一支近1500人内训师队伍,每一个网点至少配置一名内训师,是中信银行零售战略二次转型的特种部队。这支队伍的任务,是加快全行标准服务和营销规范导入,提高每一位客户经理的服务能力、销售能力。
网点的“硬转”和“软转”初见成效。李庆萍在年报致辞中指出,网点的产能已经得到了明显提升。
全产品全渠道
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不仅要为客户提供温馨的服务,还得拿出过硬的产品,才能真正黏住客户。在零售战略二次转型中,中信银行成立了产品创新委员会,全力加大产品的创新和供应力度,力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大零售综合服务。
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中信银行销售银行理财产品20,62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57%。但在行长李庆萍看来,由于产能较低,仅销售理财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应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在基金、保险、信托、个人贷款等方面加大产品创新和供给的力度。
2014年中信银行销售代理基金及券商集合理财产品1,667.8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12%;代理保险销售11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41%。零售金融非息收入99.08亿元,占该行非息收入的35.21%。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五大零售特色“大单品”,分别是中信出国金融、手机银行、薪金煲、房抵贷和中信悦卡信用卡,其产品体验和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产品一经推出即打响市场。
以“薪金煲”为例,该产品是中信银行于2014年推出的现金管理工具,客户不仅可将本人活期资金转入“薪金煲”,享受高收益余额理财,还可将已经投资到“薪金煲”的资金随时进行ATM机取款、刷卡消费以及信用卡还款等业务,同时具有银行结算功能和基金收益功能,是首只可以ATM取现的货币基金,可谓宝宝类产品的3.0版本。目前,业务规模已超过200亿元。
有了过硬的产品,再加上有力度的促销活动,中信银行获取了源源不断的新客户。在“中信红·感恩季”综合营销活动中,该行公私联动获取新客户212万人。
曹国强在业绩交流会上还特别强调,中信银行正打造全渠道批量获客能力,例如推出了直销银行、智慧社区O2O建设,用简单化、标准化的产品服务客户。建设智慧社区O2O的目的,是以社区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与电子商务平台、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以及数据提供商的跨界合作,重点推进产品创新和渠道的合作,实现网络引流,达到批量获客的目的。
中信银行已将移动银行业务升级到3.0版,今年也会作为“大单品”推出。曹国强认为,移动互联是未来各行各业竞争的重地,而体现到银行业就是手机银行。
进一步提升零售业务贡献度
2014年,中信银行实现零售金融营业收入237.88亿元,零售金融营业净收入占比达到19.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零售业务的转型可以说是初见成效。
中信银行原称中信实业银行,对公业务是传统强项。李庆萍认为,“无零售不稳,得零售者,得天下、得未来”,零售业务是保障可持续发展、基业长青的基础。中信银行转型的目标,是力争零售业务、公司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各占1/3,平稳应对经济周期变化和利率市场化冲击。
网点布局和改造和产品创新固然至关重要,后台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中信银行建立了产品创新和需求反应机制,并制定了零售信贷贷后管理办法、零售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提升零售贷后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曹国强看来,中信银行在零售业务上已有了较大的投入,具体产能数字已有明显提升。下一步,还需要在提高产能、增加贡献度上下大功夫。今年,零售业务的考核主要聚焦在三方面:中间业务收入、核心存款和价值客户。未来3年~5年内,零售业务收入及利润占比都要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针对基层行的员工,中信银行也将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多劳多得,卖了多少产品就得到多少收入。将来,每个基层网点的员工收入结构是:本人绩效加网点业绩。
方向已定,方案已出,各项任务都在扎实的推进过程中。但零售业务的转型也并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在2014年9月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的中报业绩交流会上,李庆萍直言:“零售业务的特点是今年投入,两到三年后才有产出,但一旦产出了就将一劳永逸。”
李庆萍曾在国有大行历任零售业务总监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对于零售业务的重要性有切身体会。对于“得零售者得天下”这一观点,她表示完全接受。(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