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风向微变引发剧烈股震
  • 关注60日均线支撑作用
  • 钱到还时方心疼
  • 纳指新高已创终不悔 A股缩量深调仍从容
  • 上证指数阶梯形态结束
  •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的个股
  •  
    2015年6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5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市场
    风向微变引发剧烈股震
    关注60日均线支撑作用
    钱到还时方心疼
    纳指新高已创终不悔 A股缩量深调仍从容
    上证指数阶梯形态结束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的个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钱到还时方心疼
    2015-06-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潘伟君

      

      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不过,在股票市场其感觉就会大不一样,既有可能因为带来收益而狂喜,也有可能因为赔光老本而痛苦。其实这波行情最大的特点并不是猪有多重,也不是风有多大,而是加杠杆,说得直白点就是借钱。如果我们对这一点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的话,那么即使没有借钱也会有还钱的日子,就是把似乎已经赚到手的钱还给市场。

      由于上证指数呼啦一下子又创了几年的新高,于是大家很自然地就会把6000点那波行情拿来对比,希望从中找到更多支撑市场继续上涨的理由,却似乎忽略了某些关键的因素。

      比如盘子问题。现在的流通市值大了10倍不止,尽管我们可以以大部分股票并不流通来为自己减压,但在市场借了N万亿元之后仍然未能把盘子稳定在5000点之上就足以说明问题,而当年没有融资政策就把盘子推到了6000点之上。再比如基本面,如今的GDP增速挣扎在7%,而当年是13%,差不多是现在的翻倍。不过,这些确实还不是最主要的,借钱才是真正被有意或无意忽略的关键因素。

      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普遍存在的透支一样,在2007年也有透支行为,也有民间借贷,但这些交易因为“打枪的不要”而悄悄地进行,数量自然微不足道。然而在当下,融资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甚至延伸到各类伞形信托乃至民间配资。大量金主通过各种渠道坐收渔利,而借钱者则扛着高利贷,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甚至有勇猛者通过层层借钱把杠杆提到了10倍。天性使然,我们更愿意想象美好的未来。比如以20万本金借钱80万,只要获利两成就是20万,相当于本金翻倍。但我们却不愿多想风险,比如股价下跌两成会怎么样?要记住:债主有权强行平仓,就是替我们把股票抛了,然后债主拿回自己的钱。这种结局一定要想清楚,因为自己的20万本金没有了,可能还倒欠债主的钱。这波行情让很多套了N年的人凤凰涅槃,其最应该感谢的恰恰是当年没有融资政策,更没有场外配资。

      也许应该在赚钱后把借来的钱还了,可惜少有人会答应。如果20万本金借了80万然后赚了20万,接下来怎么操作?一定是把40万连本带利的钱拿出来去借160万,这样也许就能赚40万,本金再翻倍到80万。到时候继续借,借它320万,如此循环。这是什么状态?就是有本金就永远处于借钱背债的状态。说得悲剧一点,只要其中有一次股价下跌20%,本金再多也没了,甚至倒欠债主N万。人的本性告诉我们借债者是不会轻易放弃借钱的,这与是否赚钱无关,只是在最后不得不还钱的时候会很心疼。

      如果无视借钱这一特征,我们就会陷入另一个还钱的陷阱,那就是把赚来的钱还给市场。借贷资金的入场已经使我们陷入了所谓享受泡沫的亢奋状态,那么一旦其离场同样会把市场带入另一种极端的疯狂。如果我们一如既往地处于迷糊中,最后就只能看着自己账面的盈利反复萎缩,这种还钱的感觉同样会很心疼。如果我们能及时意识到市场已经被大量债主所捆绑,那么不要怕被别人笑话,多考虑一下落袋为安未必是下策。

      IPO的提速已经影响到供求关系,因为前周的周单位量创出了历史新高。这是一个严重的警示标志,本栏在上周特地提到这一点。尽管周线趋势在前周一度转换,但本栏在上周仍然提醒谨慎操作,结果上周周线趋势再现“一周游”,即重归调整态势。如果不考虑市场的短期波动,就操作层面而言应继续维持空仓的原则,而期指则寻机增开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