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机制更市场化了
□李 翔
相对于之前央行有很大掌控影响力的“指导价”,依据从上周开始的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的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天收盘价和做市商对外汇供求关系的掌握和判断。这无疑是向人民币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前进的重要一步。但随后的市场反应则不可谓不剧烈。在经历了A股“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涨停”的冲击之后,中国的居民又一次被置于了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而这一次受到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股民了,每个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个体都得直面市场波动。虽然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强调“这是由于此次完善报价所带来的一次性的调整,不该被解读为人民币将出现趋势性贬值。”但市场仍在担心,人民币汇率会在“内忧外患”的多种压力因素下,“一路向南”。
笔者认为,在我国资本账户并未开放的前提之下,人民币趋势性贬值并不是可能的结果,在资本市场完全开放之前,我国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有着绝对主导的地位,这与1992年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游资攻击英镑和1997年攻击以泰铢为代表的亚洲货币的情况完全不同。当下外汇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更多由市场情绪主导,更是在我国央行容忍范围以内,一旦我国央行认为人民币汇率到了预设目标,将其稳定在政策目标区域之内是完全可控的。但是稳定汇率并非央行政策目标,运用汇率政策,实现经济内外平衡,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才是。要把央行这次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的动作放在中国经济最近运行的大环境下来看。
那么,为何之前被一致看好的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怎么会在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变后,出现如此暴烈的下跌趋势,这背后的市场原因究竟是什么?尤其在全球新兴市场“风声鹤唳”,美联储加息之声喧嚣尘上,全球游资回归美国资本市场趋势逐步确立之时,人民币最近的走向是否标志着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新一波竞争性贬值来临?而这又将对人民币国际化下一阶段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国经济目前的实情,用“内忧外患”来描述一点不为过。君不见,“调结构,稳增长”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下的经济改革的核心要义,已逐步让位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政策底线。据国家统计局8月9日公布的数据,在猪肉价格和旅游支出的推动下,7月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6%,创年内新高。与此同时,7月PPI指数加速下滑。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7月PPI同比下降5.4%,降幅创出2009年底以来的新低。截至7月,PPI月度数据同比下降的持续时间已增至41个月。这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经济下行压力始终存在,通缩阴影始终没有消退。如果战略新兴行业还不能担负起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那么,保住原有经济引擎的动力就是非常现实的政策选择。出口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再一次被提到了战略高度。不要书生气地简单认为这是不是重新回到旧有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轨道的老路,放弃了改革努力和目标。这是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通缩压力之时所能做出的必然选择。人民币贬值客观上可缓解我国出口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已大幅贬值的前提之下。
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并不会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发生变化。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不可动摇,但在具体执行的时候,政府无疑会更多考虑国内经济的运行状况。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速度及资本账户的开放速度,都会以国内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为首要前提条件。正如中国政府在股市剧烈动荡之后所阐明的立场,限制一些境外资金账户的股票交易行为,并不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倒退,只不过开放步伐会放得慢一些,迈出步伐更为谨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篮子纳入人民币也罢,MSCI主要新兴市场指数包括A股也好,这些最终都是会发生的,并不以市场短期波动而转移,中国经济体量摆在这里,该来的总会来。这不,IMF在上周末发布的年度经济评估报告中,对中国经济多个领域给出了“高分”,且对人民币汇率方面更是近十年来首次做出了“不再低估”的评估。所以,未来,中国经济政策制定者如何在多个政策目标之中取舍,真正掌控住经济风险的底线才是最要紧的。
一个顺应市场的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只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我们对央行此次在人民币汇率上的调整应给予更为积极的评价。毕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更为市场化的道路上的突破应要予以鼓励。起码在现阶段和在可预见的未来,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权不会丧失,境外资本很难对此挑战,这有利于我国央行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和国内金融改革。
对证券投资人而言,更应看到,人民币汇率政策由固定向有条件浮动、有弹性机制转变,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力量。
(作者系英国约克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任教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