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循迹东北振兴
  • 中欧产业合作今秋擦出新火花
  • 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开花”
  • 国务院四措施
    发令工业稳增长
  • 从数字中读到信心
  •  
    2015年1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循迹东北振兴
    中欧产业合作今秋擦出新火花
    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开花”
    国务院四措施
    发令工业稳增长
    从数字中读到信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循迹东北振兴
    2015-1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苑 ○编辑 谷子
      尤霏霏 制图

      高层及部委赴东北考察调研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企改革,二是装备制造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李克强总理考察调研时要求东北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抓住国际产能合作机遇

      工信部部长苗圩聚焦“信息化管理”,提出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制造”

      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表示,政府要搭建适应创新创业的平台,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记者 李苑 ○编辑 谷子

      

      这是共和国工业长子、老牌工业区,近年来经济增长却出现了大幅放缓。

      东北经济失速,惊心全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先后赴东北考察调研,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也在三季度密集调研东北。

      中央高层和部委频繁督阵东北经济都释放了哪些信号?从他们的调研路线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东北调研一季

      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来到吉林省,就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并专门召开了黑吉辽蒙四省区党委书记座谈会。

      9月9日,在大连出席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李克强,专程到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考察调研。

      除了中央高层督阵东北经济,从7月到9月,多个部委调研组奔赴东北三省。

      7月15日至16日,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带领科技部有关部门到辽宁调研。8月11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就沈阳市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调研。9月6日至7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带领重要司局负责同志赴黑龙江省就装备制造业进行调研。同在9月,工信部规划司司长肖华、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和工信部副部长许达哲分别带队调研东北。

      

      经济板块失速

      今年是我国提出东北振兴战略的第12年,但自2013年以来经济指标持续低迷。

      截至11月2日,全国29个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GDP数据,仅黑龙江、西藏两地尚未公布。在已公布的29个省份中,辽宁增长2.7%,暂时“垫底”,吉林以6.3%暂时排在倒数第三位。

      与2014年前三季度相比,今年有22省份增速回落,但辽宁下滑幅度最大。

      “东北经济下滑原因主要是体制机制性问题,但各省情况还不完全一样。过去,投资这块对整个东北经济贡献率是很高的,现在看来投资占比有所下降,比如房地产投资。再一个就是,辽宁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放缓,吉林受一汽影响比较大,黑龙江主要受能源石化和装备影响,特别大庆发展滞后对全省影响比较大。”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木西对上证报记者分析说。

      东北失速,犹如大厦缺其一角。高层和部委接连在“十二五”与“十三五”交替的关键时间点调研,其背后的深意不言而喻。

      

      调研路线图重点锁定

      东北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经济区域,长期以来担当着中国重要原材料、装备制造、重化工业的生产基地,被誉为“共和国长子”。

      从领导人和部委的调研路线图中,记者梳理发现,调研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企改革;二是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

      李克强在大连,专程考察调研了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大连重工起重集团。

      努尔·白克力带领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大庆油田公司、中粮(肇东)生化能源有限公司等十余家能源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与部分企业座谈。

      在苗圩的行程表中则包括了一重集团、齐轨道公司、齐重数控和哈飞工业集团、东安发动机、哈工大机器人产业集团、哈电集团、哈工程大学、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等。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东北国企改造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结构过于陈旧,前期改革动力不足。但是这一块有良好的历史积累,此时调研正说明国家接下来的规划中其所处的重要位置。

      

      问诊东北经济“药方”

      把脉东北经济出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开出了“药方”。

      习近平在长春考察时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提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

      林木西对此解读称,“四个着力”的提法相当全面,抓到了东北经济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个纲领性的东西,不仅仅针对国企。

      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振兴东北工业时提到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并认为只要充分抓住国际产能合作机遇,东北未来会大有希望。

      部委调研建议基本以创新贯穿。

      许达哲谈到“装备制造业”和“军民融合”,他认为应抓住“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机遇,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王志刚则表示,区域创新首先从产业入手,政府要搭建适应创新创业的平台,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工信部掌门人苗圩聚焦“信息化管理”,提出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制造”。

      在邵宇看来,在全球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下,东北经济如果不做一些新的调整,包括产业升级,它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如果借助一些民间资本的活力,加上创新弥补国企动力不足的问题,就能得到一些系统性的改善。

      10月,发改委启动编制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发改委振兴司副司长杨荫凯透露,《规划》作为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有关重要文件的抓手,创新理念将贯穿于整个规划编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