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10月信托发行数量规模“双降”
    证券类信托或随股市回暖
  • IPO归来
    需警惕债基短期风险?
  • 大数据模型凸显选股优势
  • 景顺长城鑫月薪定期支付债基
    11月12日开放申赎
  • 板块轮动凸显赚钱效应 进攻防御宜均衡配置
  • 巨额并购交易是否意味着市场见顶?
  •  
    2015年1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10月信托发行数量规模“双降”
    证券类信托或随股市回暖
    IPO归来
    需警惕债基短期风险?
    大数据模型凸显选股优势
    景顺长城鑫月薪定期支付债基
    11月12日开放申赎
    板块轮动凸显赚钱效应 进攻防御宜均衡配置
    巨额并购交易是否意味着市场见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巨额并购交易是否意味着市场见顶?
    2015-1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克里斯托弗·斯万(Christopher Swann)

      

      大型合并与收购(并购)交易可能令投资者心惊胆战,巨额交易往往伴随市场普遍下跌。例如在2000年,美国在线以112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但短短数月后互联网泡沫破灭。同样,必和必拓出价1470亿美元竞购矿业竞争对手力拓虽然未成功,但此后不久即发生2007年股市崩盘,令人不禁怀疑两者之间的联系。

      那么,近期一系列巨额交易,包括辉瑞有可能与艾尔建合并的高达3000亿美元的交易,是否会引发人们对整个市场的担忧?我们认为不会。

      

      交易不应该成为令人担忧的原因

      巨额交易的数量确实在上升。仅在10月份,便有两宗超过1000亿美元的拟议交易,即以上提到的辉瑞与艾尔建潜在合并交易以及百威英博出价1174亿美元竞购南非米勒。

      如果交易得以完成,二者都将位列史上最大五宗并购案行列。今年迄今已公布的超过10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达54宗,所有交易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4万亿美元。

      然而,虽然历史数据提示市场走强与交易活动增加有关联,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却不是预测股票后市表现的好指标。

      例如在2006年3月,并购交易量达到当时创纪录的1.1万亿美元。如果投资者将其视为市场的拐点信号,则会错失MSCI所有国家世界指数一直延续至2007年10月的30%的涨幅。同样,2014年第二季度的并购交易金额也突破1万亿美元,远超8300亿美元的10年平均值,但此后日经、欧洲斯托克斯50及美国标普500指数均实现正值总回报。

      简而言之,并购金额或交易数量与市场表现之间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关系。即使存在关联,也是正面的:毕竟,信心高涨、融资成本低及投资意愿强的环境通常有利于推动并购交易,并推升市场表现。

      预期股市上升的原因依然充分

      虽然股票的回报率或许不会像近几年那样强劲,但预期股市上升的原因依然充分。

      企业盈利前景依然良好,欧元区和日本的优势尤其明显。第三季度美国企业盈利超过预期。就连近年来营商环境恶化的新兴市场,近期的利润率也显露企稳迹象。

      与此同时,对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担忧有所消退。最后,仍处低位的通胀率以及宽松的央行货币政策将继续推动投资者买入股票等风险资产。

      并购活动加速及巨额交易增多往往被视为市场变盘的预兆,似乎预示股市将下跌。然而,公司交易并不是一个预测市场走向的好指标。投资者大可不必对近期一系列巨额交易感到惊慌失措。投资风险资产的理由依然充分,我们认为股市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作者系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全球投资办公室策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