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AT帮创业家的“蓝血”
    究竟是什么?
  • 大数据的边界:
    被改变的与无法改变的
  • 披沙录
  •  
    2015年11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书评
    BAT帮创业家的“蓝血”
    究竟是什么?
    大数据的边界:
    被改变的与无法改变的
    披沙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披沙录
    2015-11-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披沙录

      《读懂中国制造2025》

      吴晓波 朱克力等著

      中信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面对发达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加快谋划布局,我国制造业面临“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无论日本制造还是德国制造,严谨、细腻、精密的专业主义精神成就了他们,哪怕是一只马桶盖,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严谨理性的民族性格。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文化是:标准主义、完美主义、精准主义、守序主义、专注主义、实用主义和信用主义,这些文化特征都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高、中、低端产业链条相对比较完善的少数国家之一,制造业依然有持久的比较优势,现在的关键在于能否突破体制壁垒,在高端制造领域确立地位。本书从背景介绍到未来展望,从困局到救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引领“互联网+”到赶超“工业4.0”,全方位多角度收录了经济学家、权威媒体、工程院院士、各领域专家及相关领域高级官员的剖析与分析。

      《思想背后的利益》

      陆建德 著

      中信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先生十年前旧作的增补修订版。围绕“思想背后的利益”的主题,作者分析了伏尔泰、卢梭、亚当·斯密三位十八世纪哲人的普世思想,追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激进主义思想之源,并且重点剖析西方的“自由”观和以伯林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在当今世界,“自由”之歌往往由实力独唱、思想背后可能隐藏着利益驱动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作者认为,我国治理程度较低,政府执法能力弱,民众和官员守秩序、讲公德的习惯尚未养成,加上生态脆弱、资源短缺,若听任所谓的“经济人”在并无规则的市场上“放任”,整个社会就会付出太多不必要甚至无可挽回的代价。我国近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由贸易和适度调控的市场经济,但与之相伴随的遗憾是,我们并没有理解,有些方面的权力集中反而会为深化改革铺平道路。

      《微信力量》

      谢晓萍 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10月出版

      

      微信俨然已进化为一种万能的连接器,拥有连接一切的能力,彰显出其强大的连接力,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微信还在不断进化,其连接力也在不断进化,最终将帮助各行各业构建属于自身的新生态系统,而微信也将进化为移动互联网的自由新秩序、新生态。这股巨大的力量正促使商业和民生领域产生巨变。本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深度走访了微信生态圈中来自不同行业、极具代表性的42家企业,通过这42个案例,详解如何通过微信使餐饮、酒店、医院、零售、商场、电气、母婴、航空、客运、停车场、商圈、城市服务等数十个传统行业与他们的用户、合作伙伴、员工建立全面连接,形成新的入口和通道;进而帮助他们改进对用户不够友好的产品、理顺陷入僵化的生产关系、优化冗余的生产流程、重构落后的商业模式,让企业与用户的需求之间形成更直接、更便捷的互动与连接,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最后挖掘出用户的潜在需求,突破现有的商业边界,开拓新的商业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