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券商股领跌 沪指失守3600点
  • 蓝筹股撑开熊市保护伞
  •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 美元指数触及7个月新高
  • 三季度信托资产首现负增长或现行业拐点
  • 私募年底调研盯上生物医药
  • 十月私募仓位过低跑输大盘
  •  
    2015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券商股领跌 沪指失守3600点
    蓝筹股撑开熊市保护伞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美元指数触及7个月新高
    三季度信托资产首现负增长或现行业拐点
    私募年底调研盯上生物医药
    十月私募仓位过低跑输大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十月私募仓位过低跑输大盘
    2015-11-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诚诚 ○编辑 长弓

    个别对冲策略表现抢眼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长弓

      

      不知不觉中,从10月开始的“股债双牛”行情已经运行一月有余。回顾这段市场甜蜜期的产品业绩,包括股票、债券、中性、定增等策略的各类私募均有所斩获。然而,私募整体业绩仍跑输大盘反弹幅度。市场人士表示,由于私募10月低仓位运作居多,所以难以跑赢市场。不过仍有个别策略表现抢眼,单月涨幅超过30%。

      定增类基金高仓位夺冠

      国庆长假后,受外盘大涨影响,A股市场高开高走一路突破3400点,经过两周左右调整后随即放量突破3600点,反弹幅度超过15%。债券市场更是高歌猛进,10年期国债利率一度跌破3%,收益率创下数年新低。

      在此背景下,各类私募基金纷纷摩拳擦掌,在股债双牛行情中均有所斩获。好买基金近期统计数据显示,10月除了管理期货型产品外,各类策略产品均获得正收益。其中定向增发、股票型以及宏观策略型产品排名前三,平均收益率分别为9.3%、5.89%以及4.19%。

      虽然各类产品收益率均较前月大幅回升,但仍跑输大盘。记者了解到,这波反弹之初,大部分股票型私募仓位比较低,加上中间行情较多反复,私募产品很难做到高仓位布局。而定增类产品由于基本满仓操作,所以在市场反弹初期表现优于其他类型产品。

      好买基金认为,市场暴跌后企稳,定向增发型私募配置价值再度凸显。除了高仓位优势外,指数深幅调整后投资者参与热情衰退,规模大的定增基金议价能力提升,可以拿到更加有利的价格。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一些资金规模大、议价能力强的定增产品。

      个别私募斩获颇丰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整体表现乏善可陈,但也有个别基金采用特别策略收获颇丰。

      记者了解到,泓凯投资旗下鸿凯激进一号基金10月收益超过30%,该基金策略较为多元,10月主要是抓住了商品期货下跌以及股指期货的上涨行情,买股指空商品得以双向获利。

      该公司投研总监江南表示,上述策略秉承公司自上而下投资思路,目前中国旧的经济模式在走下坡路,旧模式在挤压价格泡沫、挤压生产利润的过程中,大宗商品与中国旧经济模式紧密相关,尤其是煤焦钢、有色、化工,甚至是农产品,所以采取空商品的策略。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又出现很多新的增长点,指数低于3000点属于超跌状态,产品在空期指的同时果断做多股指期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江南认为,这个趋势才刚刚开始,虽然未来也会选一些超跌品种做一点多头配置,但挂钩于旧模式的商品比如有色、黑色、橡胶都还没有下跌到位,还在寻底过程中,所以高位空单还会继续持有。

      此外,擅长短线操作、把握交易性机会的私募表现也较为突出。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10月三只收益最高的三只私募基金分别为相聚上善一期、华银共同基金、天信林荫大道1期,单月收益高达91.52%、51.25%、42.69%。

      针对未来的市场行情,好买基金认为,随着IPO恢复,经济增长趋势依然疲弱,投资情绪继续改善。重启IPO,其改革将继续,注册制是其方向,或开启长牛趋势。但同时外围市场风险也在加大。在基金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选择善于自下而上的选股型基金进行配置。

      债券型基金方面,在稳增长的压力下,维持宽松格局的意图并未改变,流动性较为宽裕。经过IPO重启消息冲击之后,债券市场走势逐渐平稳,而经济金融数据仍然利好债市,预计后期收益率仍将挑战新低,稳健型投资者可加大债券型基金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