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应对“资产荒”的内外之别:海外淘金与掘金中国
  • 智能科技破局“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进入黄金时代
  • 董事长失联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大跌
  • 富滇银行携手易方达
    推出富利快线-智能理财
  • 金融衍生品是风险转移
    最重要工具
  • 美元指数破百在即 在离岸人民币汇差逾400点
  •  
    2015年1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应对“资产荒”的内外之别:海外淘金与掘金中国
    智能科技破局“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进入黄金时代
    董事长失联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大跌
    富滇银行携手易方达
    推出富利快线-智能理财
    金融衍生品是风险转移
    最重要工具
    美元指数破百在即 在离岸人民币汇差逾400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应对“资产荒”的内外之别:海外淘金与掘金中国
    2015-1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资产围城与突围”系列报道之一

      应对“资产荒”的内外之别:

      海外淘金与掘金中国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68年前,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一书中写道:“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愿望大都如此”。其实,对于时下投资圈流传的“资产荒”而言,亦如一座“围城”。

      11月3日,在港上市的网龙网络公司宣布完成对全球第二大教育公司普罗米休斯100%权益收购,成为人民币资产海外淘金的最新注脚。与此同时,近期不少投资机构及高净值人群也纷纷走出国门,寻求更佳的全球资产配置方案。

      然而,与国内上市公司与投资人纷纷到海外淘金不同,最近一段时间,不少海外的基金经理和投资人却不远万里,纷纷来中国路演,而优质公司股权与数量可观的高净值人群是他们此行的两个目标。

      

      人民币海外淘金

      11月中旬的一个冬日午后,京师科技大厦A座12层一间办公室,着一身笔挺西装的网龙网络公司副董事长、网龙华渔教育CEO梁念坚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记者见面会,分享了不久前收购普罗米休斯的种种细节及心路历程。

      作为前摩托罗拉亚太区总裁和微软大中华区CEO,梁念坚对包括亚太在内的全球市场非常熟稔。在他看来,做全球教育市场绝不能忽视两个市场:中国和印度,后者拥有2亿多学生,且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毫不吝啬。

      “完成此次收购,网龙华渔教育的业务版图将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30万间教室,也将带来巨大的技术协同效应和市场准入机会。”梁念坚透露称,未来他们不排除对印尼、孟加拉、巴西、缅甸等国家教育市场布局的可能性。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民币“资产荒”双重考验,包括网龙在内的中国企业正加紧海外并购的步伐。与以往中国企业海外“淘金潮”不同的是,此次海外收购优质资产也兼有经济结构转型倒逼,及规避单一币值风险的考虑。

      不久前,已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深圳瑞达国际董事长胡家达,在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建立制造基地,过去几年用工成本大幅提高,为提高产品毛利率,不少国内制造企业纷纷到东南亚设立分工厂。

      与中国企业到海外直接收购优质资产不同,不少高净值人群也纷纷走出国门,或直接购买海外房产、股票,或间接通过基金投资公司,间接布局海外市场,但目的都是寻求更佳的全球资产配置方案。

      去年至今,在北京创业多年的张阳陆续变卖了在京的多套房产,并将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转让,所获资金以投资移民的方式投入英国,这一现象在记者所接触的京城高净值人群中较有代表性。

      在光大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分行负责人年栗看来,前几年人民币对澳元大幅升值,不少高净值人客户前去澳洲置业,最近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而前几年投资澳洲房产的人如今都增值不少。

      与个人直接购买海外房产、开美股账户不同,更多高净值人群是通过财富管理机构、投资移民机构,间接投资或参与海外市场,进而实现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的最佳资产配置。

      “他们正值事业高峰,是财富机构紧盯的高净值人群,但他们却心有不安,变卖国内资产移民海外,只为儿女接受西方更好的教育。”谈及投资移民的客户特征,北京一家移民机构负责人向记者如此描述称。

      

      海外机构的“中国路演”

      与国内上市公司与投资人纷纷到海外淘金不同,最近一段时间,上证报记者接触到不少海外的基金经理和投资人不远万里来华路演,优质公司股权与数量可观的高净值人群是他们此行的两个目标。

      11月3日至4日,有“生物科技产业小投行”之称的澳大利亚IQ集团,在京沪两地举办澳大利亚生物科技产业峰会。在短短两天时间内,集团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George j syrmalis面向国内企业和投资人做了次“路演”。

      作为全球首家向生命科技产业内上市及非上市公司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的生物医药基金,George j syrmalis此行中国的目的是:寻找和投资中国具有增长潜力的早期生物技术公司和项目。

      “IQ集团此行的目的,除通过峰会平台与投资者及生物科技产业业内人士交流,为开拓中国市场做铺垫,还意在确定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以进一步推进在中国的业务。”George j syrmalis告诉上证报记者。

      谈及为何看好中国市场的原因,George j syrmalis称,中国正在进行结构调整,进行产业链升级,就生物技术行业本身来说,中国也正希望从制造端向上游研发方向开拓,这些都为其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天时和地利”。

      对“中国资产”和庞大财富人群表示出十足兴趣的,并不止总部位于海外的澳洲生物产业基金,还有享誉全球的国际投行。瑞银资产管理月初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参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项目试点,投资海外市场。

      据了解,新成立的瑞银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获批1亿美元QDLP额度,计划于2015年底面向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人士推出私募基金,投资于瑞银资产管理的海外另类及传统投资产品。

      对此,瑞银资产管理中国区主席凌新源告诉记者,他们给国内高净值人群提供类别广泛的境内外投资产品和服务,通过参与QDLP试点,可投资标的包括海外对冲基金、REITS基金等,为客户投资国际市场为便利的渠道。

      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也大为不同。面对同一个中国市场,国内外基金经理与机构投资人却有不同的视角。在国内企业和投资人纷纷去海外淘金,寻找突围之际,海外的基金经理和投资人仍对中国充满信心。

      最近,全球著名投资人、橡树资本创始人联席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再次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及A股的信心。“欧洲和日本已经是老年人,而中国还是个十几岁的年轻人,毫无疑问它有一个非常光明的未来。”

      让霍华德·马克斯对中国乐观的理由是,中国有很好的资源,很多的人口,中国人也非常勤奋,政府对经济增长也充满关注与信心。未来几十年中国增速会高于平均,他们的投资也会增加,这是他本人对中国一直没有变的观点。

      谈及股灾后面临的“资产荒”窘况,霍华德·马克斯给投资人的建议是,我们永远不知道现在是不是那个最合适的时候,永远都有更好的时候,但至少现在比6月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