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 上证观察家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3月9日

查看其他日期

持续减税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6-03-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 滕泰 张海冰

■高税负的供给约束作用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合理扩大减税规模,大力解除供给约束,充分释放生产要素的供给热情,这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必然选择。应当考虑在未来数年内持续扩大减税力度,并辅之以相应规模的国债发行来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减税发债,借力未来,一箭三雕”。

■今后在减税政策的制定中,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仅在一些小税种上减税,还可以考虑从企业负担最重的所得税、增值税等大税种入手,实施全面、普遍、大力度的减税措施,不仅对企业减税,而且要对居民减税,才能真正降低企业成本,启动居民消费。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到供给侧改革,并提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即增加5600亿元财政赤字,赤字率提高到3%,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这与我们一直呼吁的“减税发债,借力未来,一箭三雕”的建议不谋而合。通过持续减税,全面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高税负是一种全面的供给约束,

已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高税负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沉重负担。用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就是高税负形成了一种全面的供给约束,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充分供给和自由配置,导致实际供给能力远远低于潜在供给能力。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供给约束可以分为直接供给约束和间接供给约束,前者主要是指行政管制、行政垄断等,后者则主要包括高税收、高融资成本等价格方面的约束。

税收作为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是由政府在国民收入中征收相应部分,再由政府决定其使用方式。合理的税负是保证政府正常运转、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民生基础设施的必要手段。但如果税负过高,就造成了各生产要素报酬过度偏离其贡献,严重抑制了各要素的投入积极性,对于五大财富源泉构成了全面的供给约束。

有关统计表明,2013年我国全部政府收入为20.8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6.7%;2014年为23.6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7.2%。上述宏观税负略微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平均比发展中国家水平高近10个百分点。而综合考虑税收、政府性基金、各项收费和社保金等项目后,我国企业的税费负担高达40%左右,超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研究报告》,“伴随着经营环境的日渐恶劣、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亏损小微企业比重由2013年的6.2%飙升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26.2%。盈利的小微企业占比也从78.2%下降至49.0%。”报告显示,国家税务局公布的总纳税额中,个体工商户的纳税占比从2012年的4.4%上涨到2013年的5.7%,法人小微企业的占比更高达19.8%。且进一步观察其纳税额与营业额、利润等的占比情况,可以发现小微企业的纳税负担已经高于上市公司。

大企业方面也是如此。以企业规模普遍较大的石化行业为例,2015年,石化行业整体主营业务收入12.74万亿元,下降6.1%;利润总额6265.2亿元,下降18.3%;但是上缴税金达到1.03万亿元,反而增长3.7%。钢铁行业也不例外,来自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的一份材料显示,“企业税种多,税收负担重”是企业成本增加的首要原因。一家河北钢铁企业,尽管企业经营亏损严重,2015年仍承担各种税费合计6.9亿元,其中增值税4.4亿元,其他税负2.5亿元。

因此,高税负的供给约束作用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合理扩大减税规模,大力解除供给约束,充分释放生产要素的供给热情,这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必然选择。

只有首先放松供给约束,才能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使新动能异军突起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除了要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还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和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如果能够消除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让财富的五大源泉能够充分涌流,充满活力的企业家能够对要素进行低成本自由组合,那么新供给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并且创造出数倍于自身数量的新需求。

从历史上来看,高税负对于经济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减税的政策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1980年代的美国,罗纳德·里根任总统期间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可以说,减税是里根经济政策的首要方面。里根任期内大力放松供给约束的措施,不仅实现了其任期内的经济复苏,也为1990年代的“网络新经济”乃至当下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浪潮打下了基础。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我国政府近年来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过去一年来,政府着力“扩大结构性减税范围,实行普遍性降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李克强总理还表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李克强总理表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全面实施营改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等措施,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

“减税发债,借力未来,一箭三雕”适逢其时

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高度复杂,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传统的投资、出口、消费的三驾马车调控手段的边际效能已经很低,处于供给老化阶段的行业越来越多,新供给形成虽已初现端倪,但是距离能够支撑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还有相当距离。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放松供给约束,让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促进新供给尽快形成规模,应当考虑在未来数年内持续扩大减税力度,并辅之以相应规模的国债发行来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减税发债,借力未来,一箭三雕”。

首先,如果我们能够在3年的时间内,每年减税均能达到1万亿元以上的规模,则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将大大减轻,企业减轻税负后,投资意愿将重新焕发,根据投资乘数理论,当总投资增加时,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加将达到投资增量的数倍。居民的税负减轻之后,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一笔初始消费基金的支出,可以带动整个消费链增加若干倍于此的消费增量,经济也将进入良性循环。另外,中小企业将重新恢复活力,由此保留和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将有望孵化出一批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大中型企业在税负降低后,将有能力趁目前的行业低迷展开资源收储、行业并购或者加大研发力度,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积蓄动力,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其次,因减税所造成的财政缺口,完全可以通过发行等量的国债予以弥补。从当前中国较低的赤字率来看,适当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完全是可行的。这一政策的实质是,在经济低迷时减税,在未来经济过热、有通货膨胀风险时偿还,把未来经济景气或过热阶段的资源提前到目前经济低迷阶段使用,不仅有利于当前经济企稳回升,也有利于避免下一轮经济过热的发生,是熨平经济波动的有效手段。

第三,在当前资产配置荒的金融市场背景下发行国债,还可以有效吸纳社会闲置资金,解决所谓“资产配置荒”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我们建议,今后在减税政策的制定中,还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仅在一些小税种上减税,还可以考虑从企业负担最重的所得税、增值税等大税种入手,实施全面、普遍、大力度的减税措施,不仅对企业减税,而且要对居民减税,才能真正降低企业成本,启动居民消费,助力中国经济走出低谷。

所谓供给侧改革,本质上就是从财富的原点再出发,发掘经济增长的真动力。只有让五大财富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动机”增加动力的改革措施,才是供给侧改革的正确方向,才能让中国经济恢复长期增长的上升动力。围绕着增加“发动机”的新动能,供给侧改革需要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短期任务,并全面放开供给约束,解除对五大财富源泉的供给抑制;但减税也同样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未来数年内,持续实施力度足够的减税措施,将大大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也将有力地促进新供给尽快形成,实现“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引领新消费,形成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作者单位:万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