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 基金·基金一周  查看版面PDF

理性看待石油投资

2016-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华安标普石油指数基金经理 徐宜宜

石油所导致的多国之间战略博弈已经是经典的话题,2016年这一幕再次上演,从地缘政治上看,石油再次成为大国博弈的有效武器:一方面,美国联手OPEC打压俄罗斯;另一方面,OPEC又有要拖垮美国新兴页岩油产品的冲动;此外,OPEC内部,伊朗作为石油新兴产出国正在挑战沙特的老大位置,而这背后就交织着伊斯兰教两大教派的历史恩怨。

石油价格从2014年年中的最高点每桶103美元下跌到2016年年初的每桶29.69美元,许多分析师归咎于供需矛盾。但仔细分析,尽管行业对新能源替代石油的呼声非常高,大家对全球经济也有或多或少的悲观情绪,但数据表明,石油的需求增长始终是刚性的。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过去十年,石油需求稳定增长率为1.92%。2016年的头两个月,我国石油进口增长超过9.3%,彰显了石油需求的旺盛。而供给端,2014年美国增加了每日190万桶的供应量,2015年仅增加80万桶,俄罗斯也仅增加了每日20万桶的供应量,沙特几乎为0。据统计,新增供给的平均成本在40美元/桶左右,而且供给仍然集中在传统几个石油供应国手中,石油供给并没有更加分散,反而愈发垄断。随着供给端的收缩,需求的缓慢增长,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三季度末,供给过剩的局面有望结束,困扰多年的库存压力会消失。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判断,当前40美元以下的油价仍然处于历史低位,石油投资的收益相对其风险仍处于有利局面。

站在这个时点,虽然我们无法预判油价的最低点在哪里,但有几个方面的迹象表明油价已经接近底部区域:一,个别高成本石油企业宣布破产。供给侧已经开始对价格产生反应;二,大型油企2016年度石油勘探预算大幅削减,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大幅下降,长期供应已经受到负面影响;三,以巴菲特为首的国际资本正在大手笔抄底原油资产。

种种迹象表明,这场让新老产油国多败俱伤的原油价格战已经到了各方忍耐的底线,原油价格再跌下去将会导致比上世纪70年代更严重的石油危机。当然,有危就有机。

我国在石油消费领域的对外依赖度超过了6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油价的下跌无疑为我国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配置油气资源的大好机会。过去几个月,从全球油轮运输数据可以看到,中国正在利用这个机会大幅进口石油,说明国家层面认为石油在这个价格是低估的。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石油储备相当于90天原油进口量的标准,那么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将需要5.4亿至6亿桶原油,目前我国实际储备距离这个目标还差得很远。过去十年,我国投资者的财富结构中缺少全球油气资源的配置,因此在高油价面前往往束手无策,而现在石油的投资窗口已经出现,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囤“油”机会。

石油基金(160416)是市场上稀缺的可以直接投资油气资源的途径,高弹性,并且和油价保持高度的相关性。该基金买到了市场上85%以上的油气田的所有权,同时也是市场上唯一能够买到俄罗斯油气资产的基金。受到美国制裁和低迷的油气价格影响,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目前的市盈率只有2.94倍,处于极度压抑状态。 我们分析,只要油价仍然低于40美元,配置石油仍然处于较好的投资窗口,实际上,2月中旬以来的油价反弹已经为抄底油价的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