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录
| ||
| ||
| ||
|
■披沙录
自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国家战略确立以来,无理性、一窝蜂、投机式的“互联网+ 1.0”阶段逐步过去,发展不出核心力的O2O、P2P泡沫现象在“互联网+1.0”阶段必然破灭,迎来的是真正从消费互联网过渡到产业互联网的“互联网+ 2.0”时期。“互联网+2.0”是从消费互联网过渡到产业互联网的关键阶段。对传统企业来说,互联网化的过程已不仅仅是做点什么或改变点什么就可以的了。在真正的互联网经济学诞生前,我国正在实施的供给侧改革是支撑转型的契合点。这意味着只有“互联网+2.0”才能产出靠谱的商业现象。本书作者有各种行业的咨询服务阅历,熟悉互联网玩法和深潜规则,因而能梳理出高度浓缩的互联网商业方法论,由此延伸出脱胎于“产品-服务-用户”三元素模型的企业“互联网+”转型框架,这套转型框架正可作为实现企业端供给侧改革的实务指导。
2015年,在中国计划生育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从上世纪70年代初施行“晚稀少”生育政策,到80年代初推行以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紧缩性生育政策,再到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紧缩性生育政策持续了35年。著名人口学家,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近年来一直呼吁放开二胎,其理论支撑是发展动力、社会和人道主义三大问题。他直言中国将进入人口学意义的风险社会和痛苦社会,人口萎缩趋势和惯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国地位今后将受到严峻挑战。过低的生育率和少子化趋势是人口带来诸多挑战的根源。虽然二孩已经放开,但上述问题严峻性未丝毫减弱,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拯救失独家庭是政府责任,社会抚养费理该取缔,公民生育权利理该得到尊重。
这是美国经济史学家、发展经济学巨擘罗斯托继《经济成长的阶段》后最具分量的力作。作者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史的基础上,以权威的论点阐释了经济增长领域中未解决的几大问题,首先介绍了1870年之前研究经济增长的经济学者,作者比较了休谟与亚当·斯密,马尔萨斯与里卡多,约翰·密尔与马克思,接着介绍了1870年至1939年的主要经济学理论家,包括熊彼特、科林·克拉克、库兹涅茨和哈洛德,并且分析了战后经济增长的三种模式,对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史作了富于启发性的梳理。罗斯托所讨论的这些问题都很有前瞻性,至今仍构成对当代经济学家的挑战。罗斯托除了任教、研究、写作,还先后担任过欧洲共同体执行秘书助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帮办、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顾问和主席、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等。他在学术上最重要的成果是试图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历史的进程,提出了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两个世纪前,地球上大部分土地要么归传统社会共有,要么属于君主或教会。工业革命使这种土地所有制模式成了历史,旧有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消失。私有产权观念的发展,使得人类和土地的关系发生了巨变。土地私有权的观念,促进了市场经济与个人自由的发展。有些地区如中国、俄罗斯和伊斯兰世界则发展出完全不同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呈现出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土地制度这种最具创造性同时也最具破坏性的文化力量从何而来?英国著名的传记作家林克雷特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于2009年开始动笔写这本书,他从破产银行剥茧抽丝,扯出了宏观调控的政治失败,又转而导向奥地利经济学派,以及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他的同事们赋予财产和自由的特殊意义,通过丰富的案例,详细的史料,清晰记述了世界各国土地所有制的变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