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4月28日

查看其他日期

港交所大宗商品现货平台
将落户深圳前海

2016-04-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时娜 张忆 ○编辑 枫林

香港交易所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已完成选址,商品互联互通规划中的“现货通”正式启航。27日,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成立一周年活动上,港交所正式对外宣布,将在前海设立内地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目前该项目正处于筹备阶段,港交所将按照中国内地法律程序取得相关批准后,适时向市场公布上线时间。

港交所董事总经理及内地事务部主管毛志荣在上述活动中披露了该项目的相关事宜。他表示,为了抓住中国内地由资本进口国逐渐转型为资本输出国的机遇,港交所致力于推动内地与国际的互联互通,推出了证券市场的“沪港通”,并将在合适时机推出“深港通”。在大宗商品领域,港交所于2012年收购了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之后港交所一直以提高中国在全球战略资源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为己任。

“为更好地实现内地大宗商品市场的‘实体化’,为实体经济用户、贸易、物流、金融中介等提供更有效率的大宗商品市场,港交所计划于前海设立内地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来真实反映中国于全球大宗商品生产及消费方面的影响力。”毛志荣说。

毛志荣表示,之所以选择在前海落户,是因为该项目一方面有利于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打造深港一体化金融带;另一方面可以享受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吸引人才,也有利于以“深圳速度”建设发展这个交易平台。

这也是港交所首次对外正式公布,其在“商品通”规划方面拟建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将“选址”前海。

根据港交所三年战略规划,港交所在商品层面将力争实现“三通”,即“沪伦通”、“现货通”及“内外通”。其中,“现货通”是指通过在内地构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帮助内地大宗商品市场实体化。由于内地大宗商品市场高度金融化而实物交割有限,香港交易所计划通过复制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成功模式,在内地打造一个能够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

“‘现货通’可以将LME的成功模式和历史经验移植到内地市场,在内地打造一个能够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帮助内地商品市场‘实体化’。假以时日,希望中国内地的现货市场可以产生一系列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中国价格’基准,而这些价格基准将为期货市场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持续的发展动力。”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此前称。

根据港交所的规划,拟在前海设立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将被构建成一个内地现货大宗商品的电子交易、仓储和融资平台。港交所希望能与合适的专业机构合作,打造一个能够便利和整合基础金属资源的电子交易平台,并通过仓单的管理,使交易、支付、结算交收及融资等各个环节都变得更为方便和高效,为生产商、消费者、贸易商以及金融机构等所有价值链上的参与者创造价值。

对于有传闻称该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的总投资金额预计将超过10亿元,港交所回应称,目前该项目正在筹备阶段,会根据业务推进做相应的投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