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新闻·财富管理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5月20日

查看其他日期

增速放缓不良增加 信托业经历转型“阵痛”

2016-05-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金苹苹 ○编辑 长弓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长弓

希望通过转型获取更多发展机遇的信托业正在经历“阵痛”。5月1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再创新高,达到16.58万亿元,但其增速也出现放缓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风险可控,信托业的风险项目资产规模在今年一季度出现环比两位数的增幅,值得引起业界的关注。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6.58万亿元,该数据同比去年一季度末的14.41万亿元,增幅为15.06%,但较去年一季度22.85%的同比增长率,增速回落7.79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这一数据较2015年四季度末的16.30万亿元,环比增幅仅为0.02%,从季度环比增速看,今年一季度的增速也回落了3.06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指出,目前信托业正面临持续下行的经济周期和竞争多变的市场环境,传统的业务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创新拓展以实现业务模式、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型。而在新旧模式的转型期,资产增速出现回落十分正常。

此外,在信托资产规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16年一季度信托业的经营业绩也出现了下滑趋势。就环比而言,2016年一季度相对于2015年四季度,其经营收入、利息收入、信托业务收入及投资收益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比例分别为39.25%、11.85%、29.76%和60.40%。

邢成认为,除了宏观经济周期尚未走出下降通道因素之外,这些现象也说明了信托业正经历着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型调整阵痛期。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信托公司的不良资产规模增加较多。信托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的风险项目有527个,规模为1110.19亿元,较2015年四季度末的973亿元增加137.19亿元,环比增长14%。在1110.19亿元的风险项目中,集合类信托占比为53%,单一类信托占比为45%,财产权类信托占比2%。

对此,邢成分析指出,虽然风险项目的个数、规模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对应16.58万亿元的信托资产规模,不良率仅为0.66%。总体而言,在信托保证基金已实施和行业风险缓释机制逐步健全的背景之下,信托业的上述风险仍处在可控范围之内。

不过邢成也提醒,今年一季度信托风险项目规模环比两位数的增幅,必须引起业界高度的关注和警觉。“特别是风险项目中集合类信托占比为53%,说明传统的以债权运用为主、‘点对点’项目融资型的融资类信托业务已经成为风险项目的重灾区。此外,风险项目中单一类信托占比达到45%,再次昭示了所谓‘通道业务’并非可以高枕无忧,百分之百安全,而很可能是‘名利’双失的赔本生意。”邢成分析道。而从信托资产投向上看,去年四季度末曾一度升至第二位的证券投资领域在今年一季度再度回落,占比为18.13%,成为资产信托的第三大配置领域。整体而言, 2016年一季度的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为2.69万亿元,较2015年一季度末的占比增长1.5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