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新闻·财富管理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5月20日

查看其他日期

震荡市公募基金的求变与创新

2016-05-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俊岭 ○编辑 长弓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长弓

从增量资金跑步入场的“单边牛”切换至存量资金博弈的“震荡市”,基金业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如何改变过往“做多模式”的熊市宿命,一批不甘心“靠天吃饭”的公募管理人正探寻变革图新之道。

多年延续“相对排名”考核的公募基金虽然暂无生存之忧,但投资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也倒逼他们做出转型——从单一做多策略转向“多策略”,从国内股票市场转向全球视野下一二级联动的“多市场”,从“人工投研”转向“智能投顾”……

公募基金面临的考验远不止此。最近一两年,一场源自欧美市场的技术革新,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着国内人工投研的游戏法则——这群利用“大数据”、“智能投顾”、“多因子选股”等技术手段的后来者,也正觊觎理财市场的大蛋糕。

公募基金思变“多策略”

从申请基金子公司牌照,到拜访合作商业银行,最近一段时间,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刘建的日程十分紧凑。在2014年10月“空降”公募基金前,他曾在多家大型银行高管岗位上有多年沉淀,这给予他开阔的宏观视野。

“未来基金子公司应更多服务于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它既可以向上游走,做股权PE或新三板市场,也可以做并购基金,这样才是比较健康的。”刘建如是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基金公司应顺应“多层次资本市场”这一潮流。

在刘建看来,过去一两年,不少基金子公司走的路子“有点偏”——有点像银行的类信贷市场,这并不符合、也无法体现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因为基金管理公司的优势主要在资本市场,应更多地体现在其投资能力上。

与刘建对基金转型的思考不谋而合,作为伴随基金业成长的基金业元老,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最近也时常为转型焦虑。在他看来,从满足客户多元化理财需求来讲,基金子公司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当然涉足“非标资产”也需要考虑一定的风险因素。

去年下半年以来,投资人出于风险的考虑,对股票型基金多有畏惧心理,而一些基金公司也借势创新发行了不少“固收型”、“保本型”、“定增型”产品,甚至涉足一级市场的类PE、VC的创新产品。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低位震荡,如何挖掘震荡市中的赚钱机会,也成为各家基金面临的共同课题。

5月11日,汇添富基金发行了一款主打“多策略”的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谈及这款“多策略”基金的投资策略,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赵鹏飞告诉记者,他们将在深入分析企业基本面的基础上,建立定向增发策略、成长策略、价值策略以及主题策略等多策略体系,力争为投资者创造中长期稳健收益。

据赵鹏飞介绍,“多策略”基金的独家秘籍之一是股票定向增发,它具有“折价买股”的优势。“今年一季度,1年期定增股票平均折价率为18.61%,按照5月12日收盘2830点的点位,相当于在2300-2400点左右买入。”他称。

发力“定增基金”,并不止汇添富一家。据记者了解,财通基金、九泰基金等基金公司也在不遗余力地发掘定增基金的优势。在赵鹏飞看来,好的项目并非遍地都是,最终考验的仍是基金公司的主动选股能力。

“不要只做价值的发现者(二级市场),我们也要做价值的创造者(一级市场)。”王立新称,为适应市场的变化,业内很多公募基金都在尝试“往上游走”,去参与一级市场和定增市场。这在当下的公募行业已不鲜见。

新技术带来“新变量”

面对反复无常的二级市场,志在变革图新的公募基金上下求索,他们除在产品策略和投资方向上稍作创新外,也开始从技术层面寻找突围的“新变量”,而后者正在迅速颠覆传统人工投研体系的游戏规则。

“由技术革命带来的渠道和产品创新,贯穿了整个金融业发展史,我们正赶上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土壤。”5月中旬的一个午后,从美归国创业的任衡,娓娓道来他所见证的技术革新对传统金融市场的改变。

两年前的8月,位于北京北二环边的德胜科技园,这位兼具清华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背景的年轻人注册创建“聚爱财”,并由此开启了他自华尔街归国后的首次创业。他在一年内获得了源码资本及华远投资的两轮注资,目前新一轮融资也已经提上日程。

两年时间里,任衡带领一群兼具金融和IT专业背景的创业团队,完成了公司产品线的“三部曲”——聚爱财、Plus和“资产管家”。其中,“资产管家”运用了大数据、量化投资等新技术,可为投资者量身定制资产配置方案。

目前,任衡的“资产管家”吸引了两家公募基金的关注。据他透露,来自深圳的红塔红土基金和注册地在上海的长安基金已经抛来“橄榄枝”,后者希望通过引入聚爱财这样的外来投顾智囊,为其客户提供不同于公募产品线的创新理财服务。

与任衡“英雄所见略同”,另一位在北京CBD创业的归国技术精英也将创业方向锁定在量化投资领域。去年年底至今,这家初创公司一直在广揽各类技术人才,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款依托“机器人投顾”的智能理财工具。

在上述归国创业者看来,如同美国历史上数次熊市中的机构崛起,存量博弈下震荡市恰是A股“去散户化”的契机。数据显示,沪深两市有超过2亿户股票账户,约1.6亿股民,约有90%为小散户,这些人都被他们视作为潜在客户。

来自花旗集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十年以大数据算法和互联网技术为主的“机器人顾问”管理下的资产,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势头,总额将达5万亿美元,而2014年年底,由“机器人顾问”所掌握的资产仅仅140亿美元。

据记者了解,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股东资本的力量,不少机制灵活的基金公司,诸如工银瑞信、建信基金、国金通用等公募已组建或正在组建量化投资团队。最近,国金量化投资总监欧阳立就透露,他们正在筹建一个量化投资平台。

“类似美国一些大的投行,一个公募基金里面有多个投资事业部,谁想做私募都可以设立一个事业部,我们提供销售支持、产品设计支持,给投资经理一个专心做投资的机会。”欧阳立称。

不过,尽管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大热,国内也迅速涌现出众多金融科技平台,但搭建一个成熟的金融科技团队却并非易事——既要具有筛选、判断、组合等大数据处理能力,还要坚守金融的本质,在尊重金融规律前提下勇于创新。

从交足学费的“新股民”到信奉价值派的“老股民”,从熊市中受伤的“草根私募”到转型期迷茫的公募管理人,作为存量博弈环境下的“坚守者”,他们都在努力、执着地生存与前行。面对市场新趋势和新技术变革,他们兼具忧患意识和学习精神,并为日后重归牛市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