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为供给侧改革“做加法”
□项立刚
对于供给侧改革,通常的做法是“做减法”,即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这些都是通过压缩来实现的。其实,供给侧改革还有另外一种推动力量,就是新技术改革带来的新产业。从长期看,“做加法”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只有做好了加法,才能使社会经济正向发展,才能产生巨大的新机会。
改革的重点是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
供给侧改革的加法,来自于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而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会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改善生活,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红利。
事实上,也只有新技术,才能创造市场、开拓市场。而重大的技术进步更是可以引领一个国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造巨大的发展机会。在这个方面美国是范例,通过运用新技术“做加法”,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带来了长久的繁荣。
上世纪70年代,美国面临滞涨的经济危机,并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92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这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让美国人可以方便地共享海量信息资源,创造了一个互联网产业,使全世界的PC从少数人的办公、研究工具,走进千家万户的家庭。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大大提升了美国的国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回报。基于PC和互联网技术的世界知名公司一度都是美国的公司,英特尔、微软、IBM、思科、Google等创造了美国的经济奇迹。
通过“做加法”创造新市场的另一个领域就是智能手机。此前的很长时间里,人们都认为移动通信只是一个局限于少数人的工作工具。但是摩托罗拉、诺基亚、苹果这些公司的出现,通过接力的技术创新,把手机从一个昂贵的、只有极少数人能使用的通信工具,变为我们只要花上一个月甚至半个月不到的工资就可以购买的寻常之物。不仅如此,它的功能已经从过去单一的通话,发展到今天可以24小时随时随地联网,我们可以用这个小手机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用它看新闻信息、炒股、叫车、买煎饼。
从数据来看,尽管我国电信企业不断提速降费,但是电信服务一年创造的市场规模仍达13000亿元。即便增长乏力,手机每年也有4亿部左右的销量,市场达4000亿元。
新技术创造了产品,也创造了产业和机会,创造了消费和市场。今天,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离开手机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在说去产能、调结构时,其实我们还应呼吁中国的芯片产业,我们也需要中国的显示屏、中国的感光元器件产业、中国的射频产业,这些产业未来可以产生的机会是巨大的。
创业者应及早认识到“做加法”的机会
因此,推进供给侧改革,在压缩老的、没有发展前景的产能的同时,必须创造出新的、有前途有机会的新产能。这些新的产业、新的需求还没有被今天的消费者意识到,但它们应该被创业者和投资人意识到。
未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一个最大的新机会是什么?我相信是智能互联网。这是一个由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智能学习等共同形成的新能力,这个能力远远超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不仅是信息高速度、无障碍的传输。
智能互联网的终端远不是传统的电脑、手机,会有更多的终端设备融合进来。智能互联网也不会像互联网一样完全独立于传统产业,它会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领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让传统行业更加高效。
我已经看到,仅仅在一个智能交通产业,未来20年就会产生万亿级的市场机会。
随着智能交通产业技术的逐渐完善,未来所有的汽车都将由中央控制中心控制,这些车的行驶路线、速度、目的地都是可以管理的。在这样的体系下,不会再出现车辆拥堵,管理让车发挥最大的效用,避免大量的车挤在一起,将道路堵成一个停车场。
未来自然人将退出驾驶体系,自动驾驶系统代替人的驾驶,车辆不但由中央控制中心管理与控制,车与车之间也由网络联通。所有的道路都将进行数字化改造,今天模拟的地图将被精准定位的数字地图取代,车辆需要在数码轨道上行驶。
智能交通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能源和材料的变化。今天,我们的汽车行驶动力主要依靠燃油,消耗的能源是有限的,同时还带来巨大的污染。用电能取代燃油是一种必然,为此必须解决电能大规模存储问题,通过存储密度和存储速度的改变,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行驶1000公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新材料上有大的突破和改变。
所有这些努力给社会带来的回报是效率大大提升。我们不会再为拥堵而烦恼。交通也更加安全了,智能交通的出现会大大降低道路交通事故,让出行变得更加安全。污染和碳排放会大大降低,能源更加清洁,对环境的污染会大大减少。
所有的车要换掉,所有道路要改造和重建,要建立起庞大的中央控制中心,也需要建立起维护和支撑体系。甚至未来我们不会有私家车了,所有的车都成为公共服务的一个部分,如果我们需要车,只需向中央控制中心发出请求即可,不必自己买一辆车,操很多心,带来很多麻烦。这一切将会催生一个庞大的全新市场。
智能互联网是未来发展方向
在我看来,供给侧改革是经济体系永远的组成部分,永远会有一些供给不适应人民需要和社会发展。
要做到供给侧改革的高效,就必须研究新技术、开发新技术,把这些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能力、降低消耗。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改变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投入结构、排放结构、动力结构、分配结构。
我们要让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退出经济领域,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要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以及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改变产业结构的另一方面,就是用效率高、成本低的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让它们的能力更加强大、服务水平更高,而对环境的破坏、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则越小。
智能互联网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发展的方向,智能互联网的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智能学习能力,将渗透到军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医疗和智能健康管理、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能物流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提升社会生活的效率、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这个过程,不是抑制了消费,而是创造了更大的市场,提升了全社会的能力。
(作者系中国电子学会会员,飞象网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