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基金徐朝贞:
运用风险均衡策略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本报记者 丁宁
去年以来市场的数次巨幅调整,使得投资者“做足确定性”的情绪持续上升,在成熟市场已被广泛运用的风险均衡(Risk Parity)策略随之受到越来越多国内投资者的关注。
万家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徐朝贞表示,在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在即的背景下,风险均衡策略作为一种立足长期稳健的投资策略,在中国市场“大有可为”;但任何一种策略都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重投资者的适用性,并警惕因与具体市场环境“水土不服”而产生的潜在风险。
立足风控的投资“再平衡”
风险均衡策略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最新的发展成果,其特点是“风险均衡”,即将组合分成几个核心组成部分,如股票、债券等,根据各自在组合中的风险动态平均分配权重,而非简单平衡资产的投资金额。这将使那些在经济增长、经济收缩等各种不同环境中表现良好的资产都能够为投资组合做出相似的贡献,从而使组合收益变得更稳健,追求更优的夏普比率。
相比之下,传统的投资策略强调资产的市值配置比例,而不关注组合风险,一旦单一类别资产大幅下跌,就会出现较大的收益损失。
“也就是说,Risk Parity策略旨在建立一个在各种经济情况下都表现良好的投资组合,在市场上涨的时期分享市场上涨的收益,在市场失衡的时期控制组合风险、减少组合下行亏损。”徐朝贞表示。因此,这是一种更为合理的分散投资方式,可以在不同宏观经济周期和商业周期中实现更稳健的投资业绩,从而实现资产增值。
事实上,去年以来市场的数次巨幅调整,使得投资者“做足确定性”的情绪持续上升。伴随桥水基金等海外知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风险均衡策略也越来越受到国内投资者的关注。
投资者适用性很重要
不过,徐朝贞也强调,任何一种策略都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尤其是对于风险均衡策略这种立足长期稳健的投资策略,投资者适用性很重要。
“国内投资者对于‘风险收益相匹配’的认知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距离,投资者往往陷入‘对收益的追求度很高,对风险的接纳度很低’的盲目预期中。”徐朝贞表示。“而在风险均衡策略中,资产价格上涨与下跌有均等的风险,如果投资者未将价格上涨与下跌的风险等同看待,那么这种策略是否能够得到中小投资者的充分理解就有待论证。”徐朝贞补充说道。
事实上,从海外市场经验看,风险均衡策略的主要使用者为年金和养老金。
2015年,美国《首席投资官》(Chief Investment Officer)针对Risk Parity策略在海外市场应用的调研结果显示,从国外机构的使用习惯来看,资金规模相对较大、风险容忍度较低的年金和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对该策略的使用度最高。
合适的市场环境
投资者适用性之外,徐朝贞认为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将风险均衡策略进行运用,还需要注意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投资标的。如果底层资产选择不当,即使是策略适当也难以获得预想收益。在徐朝贞看来,资产的选择不仅要“分散”,同样重要的是分散的资产必须“关联度低”。“例如配置股票、黄金和石油,但买的股票是黄金能源股,那么看似分散的大类配置落到底层资产其实依旧具有较为集中的风险,有违该策略的本意。”徐朝贞说。
其次,如上所述,只有资产配置足够分散,风险才能足够均衡。但以国内目前情况看,可配置资产的类别空间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策略的运用形成制约。
再者,某种程度上风险均衡策略的收益系于杠杆的运用。但与过去的债券牛市不同,如今债市面临收益率上行、风险持续叠加的不利因素,债券投资的收益空间逐渐缩小;而从成本角度看,货币市场曾出现的资金面骤紧的行情曾一度让短端利率直线飙升,通过“借短买长”来实现杠杆收益的做法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在极端行情下甚至会出现成本收益的倒挂。
“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风险均衡策略目前存在收益区间缩小的风险,该策略的吸引力因此或面临考验。”徐朝贞表示。
下半年资产如何配置
具体到今年下半年的投资,徐朝贞也给出了他眼中相对理想的资产配置策略。
“从景气度看,全球央行一致性倾向宽松立场,模糊了近期波动的幅度,短期复苏力度偏向温和,难见强势复苏。”徐朝贞表示。他认为,由于全球景气衰退的疑虑已有所下降,各国央行成为风险投资的支持性买盘,泡沫指数也显示资产价格仍在持续上升。此外,他也提醒由于美国通胀的上升,美联储在年底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在徐朝贞看来,目前全球偏弱的制造业似已筑底,但成长的核心仍需依赖服务业。WTO全球商品贸易统计显示,今年贸易量表现仍未衰退,但幅度缩减,故投资主轴仍在服务业及内需产业。
就区域而言,英国“脱欧”后,美国经济的变量比欧洲少,美国的宏观数据依然稳健。在当前的全球环境下,资金仍偏好优质的美元资产。另一方面,新兴国家的经济近期也有渐渐复苏迹象,尤其是亚洲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被市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