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8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绿色金融
急盼可行商业模式跟进

2016-08-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高翔 ○编辑 陈羽

按照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定义,绿色金融是指能产生环境效益从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活动。在中国的倡议下,绿色金融成为G20杭州峰会的重要议题。

尽管绿色金融已获得了广泛关注,但全球范围内的绿色投资还远远不足。但在有绿色信贷的国家,只有5%到10%的贷款是绿色贷款,全球只有不到1%的债券是贴标的绿色债券。

记者获悉,中国已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也发布了本国绿色债券界定的标准,从2016年年初到现在,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已近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的45%,但事实上,由于收益率较低,绿色债券并未受到投资人的热捧,一些市场人士将其戏称为“情怀债”。

如何将情怀转变为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如何使曲高和寡的专业概念深入人心并落实到具体行动?绿色金融正在漫漫长路上下求索。

面临五大挑战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经过研究对其发展提出了五大挑战。

该小组提出,绿色金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有效地将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在8月27日召开的首届“天津绿色金融论坛”上,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解释说,比如你投资一个清洁能源项目,方圆300公里的居民都能受益,但这些人并不付钱给你,因此这一“正外部性”就没有被内部化。

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透露:“我所在的市前段时间建了一个发电厂,银行贷款也下来了,后来想加一个脱硫脱硝项目,希望追加3000万元贷款。但银行觉得这对企业来说就是成本,没有收益,最后这个项目就没有上。”

第二大挑战,是期限错配。很多绿色项目是中长期项目,但很多国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这就存在期限错配问题。

第三大挑战,是绿色定义的缺失。什么是绿色金融活动?什么是绿色金融产品?缺乏对绿色金融活动和产品的清晰定义,投资者、企业和银行就难以识别绿色投资的机会或标的,还可能阻碍环境风险管理、企业沟通和政策设计。

第四大挑战,是信息不对称。马骏解释说,投资者怎么判断一家企业是深绿、浅绿、不绿甚至是棕色的呢?如果企业不披露环境信息,会增加投资者对绿色资产的“搜索成本”。

第五大挑战,是缺乏对环境风险的分析能力。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容易高估绿色项目未来的风险,低估棕色项目未来的风险。

由情怀到商业模式

针对以上五大问题,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出了五个可供选择的措施:提供清晰的政策信号,推广绿色金融自愿原则(如赤道原则、责任投资原则等),投入更多资源支持能力建设,支持本币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推动开发环境风险分析方法。

应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治本之策还是绿色的经济和绿色的出行方式。除了强有力的末端治理措施,财政、金融等改变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也必不可少。

8月27日,蚂蚁金服宣布给4.5亿的支付宝用户开通了“个人碳账户”。据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介绍,资金账户、信用账户和碳账户将成为支付宝的三大账户。碳账户用来度量用户日常活动的碳减排量,如果用户有步行、地铁出行、在线水电煤缴费等行为,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支付宝中养一棵虚拟的树。相应地,环保组织就会在某个地方种下一棵实体的树。

参与此项目的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助理王颖表示,目前这只是一个绿色生活的记账本,下一步如果个人碳减排活动能够形成国家认可的方法学并纳入中国自愿减排项目(CCER)类型,也许有一天,个人碳账户就能参与碳市场的买卖与投资。

与普惠金融类似,推广绿色金融,在银行家看来还是得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指出:“做绿色金融不能光靠情怀,银行要思考的是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银行不能仅停留在概念层面的讨论,应该深入绿色经济中,了解其运行方式,进而了解其需求。除了传统的信贷,银行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好资产,使它加速周转,这样也能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

另外,有人指出,绿色项目就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投资;也有人指出,绿色项目可以完全交给市场来做。对此,马骏指出,这两种说法都陷入了误区。有一些项目,其正外部性没有完全内生化,有收入,但回报率没有达到私人部门愿意接受的程度,也许就是ROE差了一两个点,这时政府就可以提供适当的贴息、担保、再贷款、PPP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政府的角色,是通过某种激励机制,有效率地去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