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9月21日

查看其他日期

标准化,中国产业振兴之本

2016-09-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蔡恩泽

标准化,

中国产业振兴之本

上周在北京举行的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上,中国标准再次被推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已有189项标准提案成为ISO国际标准,在高铁、通信、汽车、核电等领域,中国在国际标准上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

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联通世界的桥梁纽带。标准之争历来是大国利益的诉求和博弈。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全球化发展到今天,谁掌握了标准,谁就赢得了市场主导权。有人说这是各国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一贯是国际标准制定的老大,掌控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当今世界的经济运行,有许多就是在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中操作。

经过多年打拼,今天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数超过了10万项,企业标准超过了百万项,已基本形成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标准化正在成为中国产业振兴之本。我国当然不能坐视市场话语权因标准缺失而受制于人,中国标准也正走出国门,成为国际市场规则。最骄人的,当数中国动车组标准,依托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国家地理特质,经过极寒、暴晒、风沙、雾霾、柳絮的考验,已与欧标、日标比肩而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从沙特麦麦高铁到土耳其安伊高铁,从中美高铁合作项目到中俄合作共建俄罗斯首条高铁,从亚非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北美拉丁伙伴,中国中车的业务量在全球铁路装备行业、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已拔得头筹,全球30%的市场份额已收入中国高铁囊中。

在数字电视领域,中国数字电视标准被接纳为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后,已被全球14个国家采用,覆盖世界近20亿人口。在移动通信领域,当初制定3G标准时,美韩主导CDMA2000、欧洲推WCDMA,双方争执不休,最终我国TD-SCDMA成为3G标准之一。制定4G标准时,美国高通和Intel互不相让,中国TD-LTE遂脱颖而出。

但中国标准还有软肋,集中表现为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

“软”,是有的技术标准管理部门软弱迁就;“乱”,是有的标准制定政出多门,山头林立,又相互排斥;“低”,是总体而言我国标准水平离国际化标准尚有距离,即便有189项标准提案成为ISO的国际标准,毕竟还只是冰山一角。须知截至去年底,ISO成立了约300个技术委员会,制定了2.05万项国际标准。

中国标准被模糊的事屡见不鲜,苏泊尔含锰量、酒鬼酒塑化剂“测不准”就是两则典型案例。质检部门、厂家、行业标准评估中心各执一词,使标准模糊化。模糊的检测标准凸显商业利益的博弈,标准因利益而扭曲。而在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天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只是凭直觉或印象消费,难免不被模糊的标准弄迷糊。

更让人不安的是,标准被游离的事不乏其例。国内市场上许多产品根本无标准,标准长期游离于监控之外,全凭质检部门的最终解释权。比如五花八门的食品添加剂,国家迄今还未全部建立标准,全凭生产商的良心予以添加,时常有人在安全界限上打擦边球。标准被游离,其实是质监机构懒政所致。而一项标准的建立,从草拟到论证,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勤勉的敬业精神。中国标准太少,又有许多真空地带,说明质监机构尚需努力。

要消除中国标准之痛,不仅要建立权威的第三方标准制定机构,还要鞭策质监部门爱岗敬业。按李克强总理在这次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更好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必须聚焦关键、突出重点。

首先,要力促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的大势,加快新兴领域标准制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体系,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又依靠以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指标为主的标准硬约束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动能发展释放更多资源和空间。

其次,全力推动标准化与“中国制造2025”深度融合,满足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等需要;加强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提高国际国内标准的一致性;用标准化助力中国制造,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立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将不断升级的标准与富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密切结合,在追求高标准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

再次,提高标准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制定的限制,以有效的市场竞争促进标准上水平。积极参与ISO组织活动,在ISO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还须完善标准化法规制度,评价标准的实施效果,强化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与此同时,全面清理和修订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整合各级强制性标准,在涉及公众利益的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缩减推荐性标准,推动向公益类标准过渡。

(作者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财经媒体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