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 数据·图表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10月12日

查看其他日期

契约理论助力理解现代经济运营模式

2016-10-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2版)

上证报:契约包含哪些要素?它如何影响社会经济秩序?

孙立坚:契约是建立一种制度,用法律来保障所有人的付出都得到相应的回报。假如具有专业知识的委托代理人是利用道德风险,付出少却获得高回报,这样就会破坏社会的信任基础,实体经济得不到长期的资金,人们都只做短期的投资,社会将会停滞不前。当下全球经济还未完全复苏,人们认为物价不上涨是钱发得不够,实际上是委托代理人把金融价格炒得越来越高。所以要建立一个完备的契约,一个好的契约精神,大家都愿意参与进来。如果都以成败论英雄,那么人们不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人也得不到鼓励。

所以,一个能解决委托代理人利益冲突关系的契约设计,应该符合两大方面的要求:一是要给所有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合作者”充分的利益,以保障他们愿意合作,这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信赖基础(比如家庭部门愿意把钱放在金融机构来优化自己人生的消费和投资计划,而金融家们也愿意发挥自己的业务特长帮助客户实现人生消费投资的计划)。二是要给事前掠夺“委托人”利益而有意无视“委托人”事前承诺支付给代理人的“工作报酬”(学界称为代理成本)的道德风险行为足够严厉的惩罚,让他感到贪得无厌并没有好的结果。

上证报:这一理论对于现实经济社会有何意义?未来可以进一步应用在哪些领域?它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又有着怎样的指导意义?

孙立坚:在现实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时刻存在着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委托代理关系,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契约(制度)保障环境,人们都无法抵御人为的道德风险行为所造成的社会信赖基础破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债务人故意违约、金融危机爆发的灾难,就无法解释为何当今很多国家货币政策的宽松,并没有降低实体经济运行的成本,反而却因为委托代理关系的恶化所造成的金融资产泡沫的膨胀而被推高的乱象。因此,和纯粹盲目的宏观大力度调控相比,尽快完善缓解委托代理矛盾的制度体系,所起到的解决危机后遗症和防范新一轮资产泡沫从而尽快推动实体经济复苏的预期效果会好很多,而且这样的制度设计可能是真正的对症下药。

契约理论可以应用在法律制度的完善上,一个好的法律制度是人人都愿意遵守的;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不能完全认为人都是好的,同时要提防一些人通过专业知识来犯罪,当今很多人愿意犯罪是因为代价太低,这是道德风险行为,契约理论坚决打击这个行为。

今天很多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但无法判定究竟是真的创新还是有意利用创新作为幌子,实现收益风险的剥离。金融的问题是处理收益与风险的问题,难点是收益和风险不在一个时间点,这个是金融的本质。专业程度高的人都无法得知未来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假如我们都让专业人士去承担风险,那他们将不会愿意进行创新。只做没有误差的行为,则会造成产能过剩。所以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双刃剑。今天的金融市场,华尔街轻易地把风险转嫁到投资人身上,当风险来临时,大家都输了,只有华尔街赚得盆满钵满,正是因为他们有专业的知识,掌握了收益与风险不在一个时点。因此,利用契约理论所建立的制度要奖惩分明:一要鼓励参与,因为如果设计的惩罚制度太高,金融家就不愿意服务;二要激励相容,如果代理人能切实为你服务,那他们能得到回报,但是如果他们敢滥用信任,对其的惩罚是让其血本无归,从而真正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