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12月3日

查看其他日期

互联互通2.0前夜:
海内外投资风格悄然嬗变

2016-12-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年沪港通推出之时,南向的港股通交易及持股金额多集中于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份股。当时,每日盘后公布的港股通十大活跃股榜单上,几乎全被价格便宜、盘子较小的高折价H 股占领。

然而,进入2016年,港股通十大活跃股榜单上,很少再出现高折价H 股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汇丰、腾讯、建设银行H股等超级大蓝筹,南下资金的“最爱”,某种程度上已转为以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份股为主。

“港股通的交易结构在向香港靠拢。” 南方东英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张国彦指出,香港是一个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机构投资者喜爱的高分红、业绩稳健的大盘股往往成交活跃。盘子小、故事多、股价波动大的小股票,往往成交稀少,只有少数投机者才会参与。

“这背后其实是市场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的比重在发生变化,今年二季度以来,内地公募、保险资金逐渐加入南下队伍,交易占比甚至超过整个港股通成交额一半,使得港股通整体交易呈现出中长期价值投资倾向。不是投资者自身理念发生了变化,而是投资者结构发生了变化。”陆文杰表示。

陆文杰指出,海外市场之所以比较理性,比较偏向价值投资,是因为海外市场机构占比较大。如果A股市场中机构占绝对优势,市场投资风格也会不一样。

事实上,近年来A股市场的交易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14年沪港通推出前后,市场比较热衷讲故事、炒题材、博重组、炒并购,一旦个股与影视、手游、细胞治疗、互联网金融等热门题材沾边,股价便一飞冲天,一笔几千万的收购甚至能够让个股市值暴增几十亿。而今年以来,贵州茅台、小天鹅A等一批蓝筹股走势持续领先,上市公司讲故事的吸引力已大打折扣。

“2016年的A股市场上,包括白酒、汽车、家电、中药等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稳定分红的股票有不错表现,投资者对稳定性资产的需求明显提高,更愿意为‘稳定’而付出溢价。”陈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