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持续震荡
机构三路径把握确定性机会
⊙本报记者 赵明超
上周市场再度震荡,大盘虽在周一大跌后逐渐企稳,但创业板指数则继续下探。在业内人士看来,前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挤出效应、对深港通开通的乐观预期推动了市场上行。但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升温、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参与各方重回谨慎。基金等机构表示,接下来将关注市场中的确定性机会,其中具备业绩兑现确定性、产业趋势确定性及国企改革相对有确定性的公司,将会受到重点关注。
市场震荡延续
从上周市场的表现看,受险资举牌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格力电器、中国建筑、伊利股份、万科A等市场标杆股放量大跌。
险资不能“任性”举牌的结果之一,便是蓝筹股的估值受到抑制,从而对市场形成传导效应,进而拖累了整个市场的估值。部分基金经理坦言,市场原本寄望蓝筹股上涨之后,新兴成长股的估值也会水涨船高,但蓝筹股迅速掉头下行,让新兴成长股的估值提升失去了支撑,上周创业板指数也因此下跌逾2%。
另一方面,创业板龙头股乐视网近期负面传闻缠身,上周二放量大跌7.85%。另一只龙头股网宿科技,上周跌幅也超过5%,如果从7月份的高点算起,该股跌幅已高达27%左右。此外,东方财富、同花顺、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创业板权重股均表现疲软。市场人士表示,业绩是支撑上市公司股价的原动力,当前创业板遭遇的境况,就是市场对业绩能否兑现的质疑。
在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看来,在熊市环境中,业绩因素变得至关重要,在后市不明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往往是最好的策略。从当前市场情况看,场外资金的风险偏好仍较谨慎,场内资金博弈氛围不强,预计A股后市将持续窄幅震荡。
关注确定性机会
连续震荡的市场中,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关注重点聚焦于确定性机会上。包括业绩兑现确定性、产业发展趋势确定性及国企改革推进存在较大确定性的公司,目前正受到资金的青睐。
从业绩兑现的确定性看,消费升级使得SUV销量大增,基建复苏导致重型卡车销量大增,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也带来钴需求的增加,以及锂电池铜箔需求大增带来的市场短缺等因素,让相关公司受到市场的追捧。在业内人士看来,终端需求大幅增加,供给相对稳定,或将使得相关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在目前的时点,投资者可以为接下来的年报行情先行“潜伏”。
从产业趋势的确定性看,新能源汽车、通信技术升级、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养老产业等值得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行业中均可能诞生巨大的投资机会,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投资,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王胜认为,成长股仍代表未来,且估值和机构配置比例已有效调整,目前险资监管升级,压制成长回归的市场特征约束消失,成长股相对收益的窗口有望正式打开。
最后是国企改革领域的投资机会,尤其是作为标杆的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近期上海物贸、上海凤凰、海立股份等概念股时有异动,表明它们已经受到资金关注。有分析人士表示,从地方国企改革推进的情况看,需要关注小市值概念股,尤其是已经开始进行资本运作的公司。例如湖北省国企改革概念股襄阳轴承,有望成为湖北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标杆;云南省国企改革概念股南天信息,拟引入股权激励及收购措施,该举措在券商分析师看来也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