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3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山东新华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2017-03-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6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0735 公司简称:新华锦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2017年3月27日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6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如下:

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本公司未达到利润分配条件而不能分配现金红利。本公司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预案需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方为有效。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主营业务为发制品和纺织服装产品的加工及出口贸易。

(一)发制品业务:

1、经营模式

公司主营发制品的研发、生产与出口销售业务。公司有六家主营发制品出口业务的境内外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男发块、高档女装假发、接发、教习假发、人发条、假发配件等以人发制品为主同时兼具人发化纤混合发制品等;公司有两家境内子公司,分别从事3D设计、及高端发套、发片、发帘、发条等国内销售。

公司发制品出口采用以销定产的业务模式,具有从研发、设计到采购、生产(自主生产和外协加工两种方式,以外协加工为主)、销售完整的产业链。

国外销售方面:境内三家子公司(海川工艺、海川锦融、锦盛发制品)均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处在发制品产业链的中下游,主要出口产品为男发块、高档女装假发、教习假发、假发配件等;境外三家子公司(美国OR、NI美国、NI加拿大)经营模式为从中国及亚洲其他国采购成品假发产品,在美国境内批发及转销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境外子公司从事发制品的设计研发、批发,处在发制品产业链的中上游,主要产品有男发块、中高档女装发、接发、假发配饰等。

生产加工方面,公司境内外有五家自属和控股的生产企业(盛泰分公司、锦融柬埔寨、禹城新意、禹城新源,青岛丽吉娜),除对新华锦所属境内外贸易子公司加工订单外,还吸收新华锦以外的订单。

研发设计方面,除自主研发设计外,境内子公司和国外著名时尚设计师联手打造当季最新流行发型;和国际知名原料供应商共同研究发丝材料,并获得独家使用权。

品牌方面,境内子公司出口业务多数采取来单定制(OEM/ODM)方式,无外销品牌;内销发制品新品牌有S&O(丝傲);境外子公司中美国OR、NI美国拥有OnRite、NewImage两核心品牌,其中OnRite已成为美国男发块行业的导向,Gemtress,Ultratress和TressAllure是美国OR针对不同消费客户群和不同区域市场的自有品牌。

国内营销渠道方面,境内子公司丝傲上海、青岛锦信自2014年以来尝试与国内中高档美发沙龙、美发学校、电视购物、会员营销等渠道合作销售假发制品并铺设3D扫描设备。主打高级定制需求和时尚定制需求,针对百变造型的高端客户,以高级定制发套为主,明星、时尚人士居多,同时针对年轻女性爱美爱变的需求,提供彩色发条、7件套发帘等产品。

目前公司假发制品没有国内实体门店。

2、行业情况说明

发制品属于快速时尚消费品,消费者一旦养成消费习惯和品牌认同,会长期、高频次、重复性对发制品进行使用和消耗。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精神需求升级,时尚快速消费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日常消费类产品之一。

中国为全球发制品主要生产国,出口额占全球出口近80%。从全球宏观消费板块看,北美洲是发制品最大消费中心,非洲、亚洲和欧洲占比较为均衡。从微观消费区域看,北美板块中美国占据绝对消费市场;非洲进口国家以南非、尼日利亚和加纳为主;欧洲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和德国;亚洲市场以日本、香港和韩国为代表,其他亚洲国家如中国等市场正处于上升阶段。

近几年,美国等海外发制品经销渠道一直在去库存化,市场低迷引发零售商、批发商的市场竞争,行业进行洗牌;根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官网的数据,2016年我国发制品出口总额为33.7亿美元,同比下降15.8%。

2016年发制品贸易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有:全球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对发制品贸易行业冲击较大,尤其是对中低端普单业务影响更为明显;发制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持续走高;发制品原材料尤其是长尺寸的人发存在持续涨价的态势;这些都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

(二)纺织服装出口业务:

1、经营模式

公司纺织服装业务主要包含各类针织品、服装、家用纺织品、纺织面料等产品的出口,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市场。公司拥有全资工厂及合资企业各一家,主要以OEM为主。

2、行业情况说明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分析,2016年在全球经济低迷、市场需求偏弱的复杂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积极落实供给侧改革,纺织行业全年盈利能力稳定,运行质量持续改善,但企业成本负担依然较重,行业面临较大发展压力。

由于我国纺织服装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弱化,部分海外订单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斯里兰卡等人力成本更低的新兴经济体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显现。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来源于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16年全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624.5亿美元,同比下降7.5%,其中,纺织品出口1049.9亿美元,同比下降4.1%,服装出口1574.亿美元,同比下降9.6%。据分析,2016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复苏缓慢,外需疲软,外贸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传统优势进一步弱化;产业及产品转移导致我国产品在主要市场份额逐步缩小;出口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按人民币计,2017年1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656.8亿元,同比增长10.2%。而去年1至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同比下降6.1%,其中出口同比下降5.9%。

随着东南亚、非洲制造对中国传统OEM模式成本的冲击,海外客户已经开始重新梳理制定全球采购策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重心将逐步消退,发往东南亚、非洲国家的订单占比将稳步上升。除了简单以成本差别来分配订单生产地之外,海外客户对中国供货商在订单数量,价格和交货期,以及相应的产品开发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日趋严谨。中国供应商需要具备一定的面料开发能力,或者能够提供设计款式供客户选择,然后提供从打版、样衣到大货等一条龙服务。

2017年人民币汇率仍存贬值空间,将缓解纺服行业出口压力,纺服出口型公司业绩弹性可期。纺服行业原料供给也将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下预期稳定,为纺服行业平稳运行奠定基础。随着纺服行业转型的不断升级,在纺织服装产品研发、零售模式等方面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把握消费升级机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有望实现行业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单位: 股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130,427.5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58%,营业成本98,994.6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0%。其中:发制品业务营业收入90,584.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2%,纺织品业务营业收入35,842.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41%,锡材料业务营业收入2,037.7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4.71%。2016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65.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2.14%。

(一)、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130,427.53万元,比上年同期131,186.26万元减少0.58%,主要原因是:

(1)、报告期公司发制品业务营业收入90,584.70万元,比上年同期88,182.32万元增长2.72%,系公司继续加强同知名品牌的合作,保持符合国际流行趋势,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开展发制品业务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所致;

(2)、报告期公司纺织品业务营业收入35,842.35万元,比上年同期32,760.31万元增长9.41%,系公司有效的接受和消化来自行业前沿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发展信息,形成了成熟的外销渠道和国内供应链配套体系所致;

(3)、报告期公司处置子公司上海材料公司,导致报告期锡材料业务主营收入2,037.73万元,比上年同期4,499.53万元减少54.71%。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0.58%,主要是报告期公司处置子公司上海材料公司所致。

(二)、报告期公司营业成本98,994.68万元,比上年同期101,946.87万元减少2.90%,主要原因是:

(1)、报告期公司发制品业务营业成本63,633.69万元,比上年同期63,407.54万元增长0.36%,在报告期公司发制品业务收入增长2.72%情况下,公司发挥境内外协同优势,发掘内部潜力改善产品结构,使发制品业务营业成本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

(2)、报告期公司纺织品业务营业成本32,506.30万元,比上年同期29,804.71万元增加9.06%,系公司依靠专业的核心管理团队、优良的业务技术队伍,坚持不断创新和结构优化所致。

(3)、报告期公司处置子公司上海材料公司,导致报告期锡材料业务营业成本1,676.23万元,比上年同期3,648.01万元减少54.05%。

(三、)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65.29万元,比上年同期3,915.27万元增加42.14%,主要原因是:

(1)、报告期公司发制品业务营业收入90,584.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纺织品业务营业收入35,842.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1%;

(2)、报告期公司发制品业务毛利率29.75%,比上年同期增加1.66个百分点,纺织品业务毛利率9.31%,比上年同期增加0.29个百分点。

(3)、上年同期母公司增加如下非常规费用:2014年定增项目(已终止)中介费80万元、2012年重组成功后三年盈利预测减值测试评估审计费143万、2015年大健康体检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费200万元、2015年重大资产收购(已终止)中介费15万元、境外子公司分红致母公司缴纳所得税款174.33万元,以上合计约612万元。

(4)、上年同期控股孙公司青岛恒孚停产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20万元。

综上,系公司2016年度经营情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敬请投资者关注我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披露的2016年度报告全文。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给予确定,包括本公司、全部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详见“七、(一)在子公司中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