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4月15日

查看其他日期

走向世界的路程
必定充满波折

2017-04-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非洲将养活中国吗?》
  破解中非农业合作的迷思
  黛博拉·布罗蒂加姆 著
  孙晓萌 沈晓雷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4月出版

——读黛博拉·布罗蒂加姆《非洲将养活中国吗?》

⊙曾靖皓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黛博拉·布罗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数年前撰写的《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曾引起不小的轰动。针对西方社会对中国投资开发非洲的担忧和各种谣言,尤其对西方一些媒体指责中国是非洲的“新殖民者”指控,布罗蒂加姆以搜集、梳理的田野调查资料,大量相关企业、官员和非政府机构人士的采访及众多媒体报道,严密而又不失生动地加以抨击,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实例,揭示了事情真相。

但是,这种澄清似乎并没有让某些西方人放心。近些年随着中国在非洲农业投资的活跃,对中国在非洲投资的无端指责依然甚嚣尘上,那些广为流传的不实指控的口气和结论,与当年黛博拉所反驳的指控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指责内容变成了“中国正在非洲获取面积巨大的农田”,“中国人正在通过国有企业和基金在非洲‘圈地’”,“中国人希望在非洲种植粮食并运回中国”,“北京计划将失去土地的农民送到非洲”等。针对这些言论,黛博拉再一次站了出来,在《非洲将养活中国吗?》一书中,深度挖掘中国在非洲的农业投资,回应了西方媒体的传言和指责。黛博拉的方法,还是以实地调研和采访为主,媒体资料分析为辅,逐一回击西方媒体的上述指责。她认为这些指责大部分缺乏依据,不实和夸大,甚至子虚乌有。

比如,所谓中国在非洲攫取大量土地。这是西方社会最关心和担忧的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将成为西方殖民者之后在非洲最大的土地拥有者,这不仅会破坏当地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农业,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还会破坏非洲原有的粮食生产系统,让非洲粮食问题雪上加霜,同时中国还可借机影响这些国家的政治。但是,黛博拉对中国在非洲获取土地面积排名前20的案例逐一追踪分析后发现,绝大部分案例所涉及的土地面积都是虚数,真正被中国公司租占开发的土地少得可怜。20个项目中,只有4个项目达到或超过外界传言的面积,总计不足8万公顷,有7个项目没有任何土地转让或被废止,剩下的绝大部分只有几十到数百公顷,有4个项目只是引进了中国的农业技术。外界传言有数十万公顷棕榈油和剑麻综合开发项目仅停留在意向阶段。而排名20以外的占地案例所涉及的土地更是小得可以忽略不提,最小的不足2公顷。所以,中国公司圈占土地的事实被严重夸大了。相较欧美和中东国家在非洲众多动辄数十万公顷的种植园,中国人所拥有的土地数量不过是他们的九牛一毛,哪里谈得上威胁当地粮食供应?

再说中国公司的背景。黛博拉分析认为,一方面中国对非洲的农业投资是在延续上世纪中期援助项目的基础上开展的,带有一定官方背景和色彩不足为奇,更何况这种状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便逐步改变,国有企业具体操作、国有银行或基金提供贷款的模式变成了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国企民企市场化运作,国有投资规模增长十分缓慢,市场资金和民企逐步成为主力;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家资金主要是援助所在国的农业开发,对企业的支持一直比较谨慎。作者指出,国外媒体和政府还没有完全转变“中国政府操办一切”的固有思维,所以才会把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完全视作是政府所为。

至于把粮食运回中国,把失地农民移往非洲定居,就更是无稽之谈了。经过黛博拉的田野调查,由于非洲种植粮食作物和物流的成本数倍于中国,在非企业把粮食运回中国的商业可行性基本为零,这些年中国农作物进口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非洲出口中国的绝大多数是棉花、芝麻、可可等经济作物,且数量较小。谣传中的“中国村”,黛博拉始终都没有找到踪影。更加出人意料的是,事实上中国这些年来向非洲出口的粮食比其从非洲进口的粮食要多。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显示,是中国将粮食运往了非洲。其实,只要稍稍了解中国的生育政策和劳动力结构变化的人都很清楚,大规模将劳动力输出非洲,在今日的中国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非洲将养活中国吗?》花了大力气去还原中国这些年来在非洲的农业投资行为。但与作者的前一本作品《龙的礼物》一样,如果大多数读者还只是把它视作一本为中国辩诬的书,则不说是误读,至少也是极片面的。如果能跳出这个视角,完整仔细地阅读黛博拉的文字就不难发现,黛博拉·布罗蒂加姆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非关系、外国援助、工业化。除了《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她此前还出版过《中国援助与非洲发展:输出绿色革命》。她始终是以学者的客观立场在做独立分析,因此她对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中一些缺陷也直言不讳。因此笔者以为,对我们而言,直面这些缺陷,从中查找原因,是她这本论著对我们的特别价值所在。

中国企业的许多投资,是很切合非洲的需要的。黛博拉·布罗蒂加姆认为,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失误在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非洲农业投资战略。中国人深知参与世界市场的重要性,“走出去”这个口号已喊了二十多年,但在农业上实际投入很少,项目前期调研基本上靠企业自己摸索,对投资所在国的情报滞后,缺乏预判。

我国一些在非洲的农业投资项目成效不彰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不少中国企业家想当然地以为把中国模式搬到非洲,利用当地的丰富资源就能获得双赢了。他们远远低估了当今非洲所面临的困难:不稳定的政治形势,极为落后的基础设施,不明确的土地归属,以及社会治安问题和效率低下等。缺乏准确信息,让不少中国企业满怀信心而去,最后铩羽而归。除了对国情的陌生,那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不愿真正花工夫了解当地文化也是个大问题。作者多次提到非洲兄弟抱怨中国人不善交流。被记录的还有中国企业时常漠视当地土著和劳工的需求,对现有土地权利状况缺乏尊重,以致引发多重矛盾等情形。这都极大制约了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在走向世界时亟须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