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8月17日

查看其他日期

于司空见惯处
挖掘被遮蔽的价值

2017-08-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生活的经济解释》
  经济学的诗和远方
  熊秉元 著
  东方出版社
  2017年6月出版

——评《生活的经济解释》

⊙夏学杰

高考过后,我帮亲戚家的孩子填报志愿,发现如今的孩子普遍喜欢选择跟财经相关的学校和专业,比如金融、会计、财政学、国际贸易等。大概以为跟财经沾边,将来就容易赚钱吧?去年本地一位考了610分的文科生,填报了一个连211都不是的财经学校,竟然六个专业志愿都没录上,最后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一般985院校都能去的分数,落得个被普通本科的非热门专业录取,这位女生十分恼火,后来复读了。可见,当下财经专业有多么抢手。当然,很多考生也是盲目从众,他们有的恐怕压根就不懂财经到底学的是什么,不过是顾名思义,或跟风罢了。

在台大经济系暨研究所任教二十余年的熊秉元,一直致力于在华人世界里普及与推广经济学思维。因为,在现代社会里,大家都要面对过去所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问题:要就业还是要继续求学?要不要让孩子去补习?要住市区还是郊区?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传统智慧和风俗习惯几乎帮不上忙。如果我们能根据一套前后一致、合情合理的思考方式来因应,显然要比靠直觉率性而为好得多。他自言:“在本质上,经济学其实是一种分析方法——一种‘看事情的角度’——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狭隘的‘选择的科学’。而且,追根究底,经济学的核心是一个‘比较’的概念:人的世界里,没有‘绝对’;任何事物的意义都是在环境里相关条件的衬托和对照之下,才具有内涵。”

所以,在熊氏笔下,读者会看到一些常识,是经不起经济学的推敲的。经验不一定都可靠,约定俗成中也藏着偏见和谬误。如 “多多”不一定“益善”。他曾问儿子:如果你开个面包店,那么卖10种面包好,还是卖100种面包好?他儿子的回答是:100种!他分析:做100种面包好是好,可程序复杂,费时费力。同样,卖100种面包,消费者面对太多选择,瞻前顾后,也是耗时耗力。作者进一步阐述:男子十项、女子五项是奥运会的重头戏之一。如果改为男子二十项、女子十项,还是有人会参加,有人会拿金牌。可是为什么不多多益善呢?哲学家休谟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可作者认为,人的情绪是受理性控制的。其理由是被父母师长责备时,有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可对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就少有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了。可见,对于情绪的运用,是有规则可循的。喜怒哀乐的逻辑,就是简单的成本效益。对上司、主考官、指导教授发怒的成本高而效益低,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俗语说:百姓心中有杆秤。百姓为人处世时通常是要算成本账的。如人们自我形象的运用,就受到成本效益的节制。当维持(或放弃)自我形象的成本低时,人多半会照自己心中的形象取舍;当这种成本上升时,也会放弃平时的自我形象。此外,他还认为经济条件关乎人的思想观念。面对公交车上的人不给老弱病残者让座问题,熊秉元是这样思考的:当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时,不会有心思气力去注意别人,更遑论关心别人。同样的道理,只有当自己的生活已温饱舒适,觉得有尊严时,才有余力将心比心,关心别人的尊严。

熊秉元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用经济学换算生活难题,于司空见惯处挖掘被遮蔽掉的价值,他笔下的材料处处可见他的生活和工作,或者身边事和新闻事件等。在路边小店里吃一碗牛肉面,他会思考,为什么这碗牛肉面没有以前吃起来那么香了。听一位女生讲,在校门口遇见乞丐会慷慨解囊,但遇到卖口香糖的残疾人却会犹豫要不要给钱,他会陷入沉思。马夫对外地游客收费高,他反思“差别取价”的背后问题。

看看对以金钱作为诱因来诱发“好的行为”的观点,熊秉元是如何用经济学视角来分析的:市场里的千千万万种商品,就是由金钱这种利润动机所诱发而呈现出来的。在过去的农业社会里,人所能生产创造出来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在分配和运用这些资源时,往往不是借着市场机制而是诉诸伦常关系。而在物质条件愈来愈丰沛的当下环境里,以道德规范来影响和调节行为的重要性逐渐降低。代之而起的,是以其他的指标(包括金钱上的考虑)作为取舍行为的参考。他并不纠结于社会道德水准是否滑坡,甚至并不以为如此之做法值得大惊小怪。“这是一种趋势,值得注意,但不一定值得嗟叹。”熊秉元甚至还搬出《道德经》里的话来佐证,老子的《道德经》里有一段话是:“智慧出,有大伪。”这句话的大意是人的心思非常机灵巧绝,一旦受到刺激或引诱,往往会衍生出和原来恰恰相反的举止。

王国维说:“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熊秉元颇为较真,他认为“资源有限,欲望无穷”这句经济学教科书上的话纯属以讹传讹、积非成是。他的理由是:“资源的稀缺性是重点,欲望无穷并不相关。”他为了修改这句话做了多次“无果”的抗争。

依他的看法,传统智慧里存在反智成分。传统智慧有时会彼此抵触,让人无所适从。如“吃亏就是占便宜”是传统智慧,“马善被人骑”也是传统智慧。一些智慧虽然代代相传,可是却经不起放大镜的检验。“善有善报”、“只要付出就有收获”等,其实都是信念,而未必是事实。但是,都为一般人所信奉,并且据以自处行事。作者进而大胆地说道:“推展到极致,即使是科学上所认定的‘事实’,也只是大多数科学家共同接受、不挑战、没有异议而已——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都是众所周知的例子。”

熊秉元认定,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经济学只是为人们开启一扇看人生看世界的窗而已,而多一个视角,就多一分理性,多一分公正。世界越来越趋向多元化,我们看世界的方法也该与时俱进。但,经济学虽说在认识上有让人醍醐灌顶之惊喜,可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比如说欠债的不愿意还钱,熊秉元说来说去,依然让人觉得如在雾中。一会说:借与还,是主客易位,取舍不同,情境不同了。一会又说:借钱和还钱时的心理状态,正反映了生物原始的本能。可这些又于讨回欠债或是避免借钱给他人有何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