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12月7日

查看其他日期

商业运营从来就没有定式

2017-12-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的创业史》
  刘强东 口述
  方兴东 访谈、点评
  东方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

——读刘强东《我的创业史》

⊙夏学杰

《我的创业史》是刘强东首部口述作品。两次4小时,总共8小时长谈,详细披露了刘强东创业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对过往人生进行了翔实具体的总结与展示,包括其经营理念和商业价值观。刘强东说,他从来没有如此详细、系统地讲述过自己的成长和创业历程。

马云说:“这几年,我在网上看到大家说得最多的话就是,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把中国所有的创新、创意、创业的机会拿走了。这让我想起20年以前,我怪比尔·盖茨,怪IBM,我认为这些公司把我们的机会拿走了。但事实上,这20年来,还是有无数的创业者把握住了机会。”

京东也是如此。2004年,当京东进入电商时,当当、卓越都已拿到C轮融资了,阿里也拿到了雅虎、软银10亿美元的投资。京东刚起步时,它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已是大象级别了,而京东只相当于一个小柜台。2006年京东拿到融资时,行业第一的规模是京东的60倍,到了2012年依然比京东大10倍以上。但2016年,在B2C领域,京东与第一名的差距已经不到两倍。

充满争议的京东经营模式

作为后起之秀,京东赢在哪里呢?

若说京东赢在清晰的定位和成熟的战略上,那纯粹是胡扯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对于未来,谁也无法预知。刘强东讲得很实在:作为一个从穷乡村走出来的孩子,他是一边学一边做,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就像他当初选择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一样。“录取之后,我们学校的一个教研组组长碰到了我,说你知道社会学是干什么吗?我说不是研究社会的吗,当官的呀。他说是去调查村子,你去调查一个村子的男女比例多少,平均身高多少,平均寿命多少,等等。老实说当时我心情有点低落。”

刘强东创业是从在中关村摆柜台卖电脑配件起步的,然后,他做起刻录机的批发生意。在批发生意还很赚钱的时候,他又转型了,从批发转零售。他劝员工:“所谓的代理早晚会被厂商砍掉,因为创造不了价值。不如国美、苏宁,我们应该往下走。往上走就做品牌厂商了,我们没有钱也没有实力。要么往上,要么往下,在中间没有价值。往下走干什么?就做C端客户,即终端用户,我们手里有终端用户,就不怕厂商不给货。”遇上“非典”,京东又再次转型,到网上卖东西。

京东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周围从不缺乏质疑的声音,因为其模式,显得很落伍、笨重,不仅坚持自营,还要坚持自建物流,被称为非互联网式生长。马云曾言:“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那这个悲剧,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你知道京东现在多少人吗?五万人!阿里巴巴是慢慢长起来的,我现在才两万多人。现在两万三,收购加起来是两万五。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做快递?现在京东五万人,仓储将近三四万人,他一天上二百万个包裹。我现在平均每天要配上两千七百万个包裹,什么概念?中国十年之后,每天将有三亿个包裹,你得聘请一百万人,那这一百万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试试。”可是,到底谁的判断对呢?至少现在还无法见分晓。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更喜欢在京东上买东西,部分原因在于其自建物流运送快,退换货也方便。不过,是否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只能等待时间来检验了。当然,我个人并不喜欢以成败论英雄。

在价值观层面上的坚持和恪守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起初,京东的经营模式充满争议,在许多人看来至少不够聪明,投入过大,总是被传资金链断裂。但是,京东又为何还能做大呢?这跟创始人的特质有莫大的关系。方兴东感叹道:“访谈中我最惊讶的一点,就是刘强东说,自他在中关村做生意的第一天起,就从来没有一单生意不开发票,不管客户是否要发票。开发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能够做到刘强东这样自觉自律的,我估计一定少有。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他在价值观层面是如何坚持和恪守。创业路上,成功并不是必然的。但是,从开发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刘强东能够成功的必然性。”

经营企业,不管其生产销售何种产品,说到底,最后输出的是一种价值观。你将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你将在什么方面去影响消费者,或是借此双方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无不关乎价值观。刘强东说:“我不断告诉我们的员工、同事,对于京东来讲,我们要的是——靠正道能赚到钱,可以活得有尊严,不至于为了生存去做那些乌七八糟、损害社会的事。如果成功的话,就可以给十几万员工的价值观造成影响。如果我不卖水货、假货,不偷税、漏税,不行贿、受贿,我还能把京东办成很了不起的企业,企业能赚钱、可以持续地发展、给行业和消费者带来价值,这样我们给创业者也能燃起点儿希望——不要让现在大学生一创业就觉得逃税漏税是天经地义的。”京东能够一步步化险为夷,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风投资金的注入,自然离不开企业的经营基础,更离不开创始人的真诚品质。

价值观,绝非空谈。这关乎企业能否凝聚员工,能否留住消费者。刘强东说:“很多人都羡慕我说:你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你员工加班加点地工作?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到底该发多少工资让他们拼命干活?而他们员工让他加班,他就要加班费,要承担责任压力大一点就全跑了。我就问他,你有跟这些同事分享财富吗?你说我是创业者,没有太多财富分享!你是没有太多财富,但是有股权呀,既然希望你的同事帮你、支持你,对你不抛弃、不放弃,就必须让你的同事真正成为公司的创业者之一。如果每个创业者都拿出70%、80%股份免费送给员工的话,公司战斗力绝对能够起来,什么竞争都不在话下。”

在这本口述中,刘强东讲述了这么一件事:“几年前,华北分公司有个同事,母亲生了重病,但他还坚守岗位,我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当场批评了相关管理人员。当自己的家人生病需要我们,我们一定要陪伴在家人身边,哪怕京东倒闭也在所不惜。我们认为员工的利益远远大于公司的利益,为此我们出台了很多政策,我们有超长产假,男员工超长陪产假。”对于这样的观念,我想给予赞美,不算过分吧?一位长者曾对我说:“年轻时,为了工作,为了上进,父母生病都没请过假,现在想来,特别后悔。”可惜,公司的事大,个人的事小,这样的观念如今依然不绝。有位员工想请假照顾岳父,主管领导说:“你不还有两个小舅子吗?还用得着你!”不仅如此,领导还将此事作为案例讲给其他员工听。显然,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做得很漂亮。

在京东,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

当然,企业家光做好人,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刘强东还在大四开饭店时就体会到了。第一次创业开饭店,他待员工如国士,可除了一个珍重他的人,其他员工待他如众人,算计他、利用他的信任与厚待。开饭店不仅一分钱不挣,他还赔了十六万元。后来,到日企打工的经历,让他明白:企业假如没有严密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员工犯罪、违法了,就不是员工的错。

因而,对待员工,京东有仁义的一面,也有十分苛刻的一面。比如,公司提供升职的机会,但要是没有接替现有职位的人选,那就升不了职。刘强东说:“很多人说,我有替补人员也害怕。因为很容易被替代,在京东,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我都不是。”京东的一个副总裁因为拿了供货商的一个箱子,被开除了。那个箱子是供货商送的,大概值300元钱,而副总裁的年薪是150万元。

过去十几年,让刘强东引以为傲的有三件事:重新塑造了中国电子商务的“信任”;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子商务的“体验”;重新诠释了中国电子商务的“价值”。京东对中国电子商务的贡献是否有夸大之嫌,这有待商榷,但不管怎么说,刘强东堪称一位理想主义者,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企业家,这是业内公认的。

京东的崛起,说明了商业运营没什么有定式,后知后觉者,一直被人讥笑者,也有机会高歌猛进。这不能不说,看客永远只是看客罢了。遗憾的是,这世上,永远是看客太多,埋头苦干者太少。

这本口述史只追溯了京东的零售业务,而现在的京东已不仅只有零售业了,还有京东云、京东金融等。未来,这些新兴智能业务,可能会在竞争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不过,消费者希望看到的网商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能促使各企业提供的服务更加高效便捷,销售的货品品质更优良。在这方面,无论阿里巴巴,还是京东,也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京东的自营尚可,但加盟店就良莠不齐了,无论是服务,还是商品品质,都亟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