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1月30日

查看其他日期

以互惠在自利追求与信任公平间求均衡

2018-01-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孙 涤

——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一百四十三

小到家庭、家族、宗族、民族,大到社团、社区、社会,乃至主权国家,能有序运作的规则和法制精神,说到底,不就是建立在成员个体公平意识和防止搭便车行为的努力之上的吗?在这个层次上理解“理性”在合作和竞争中起的作用,才符合人类理性。

上期谈到了“终极博弈”(或称“一锤子买卖”),行为经济学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测试,之所以激起世人普遍持久的兴趣,乃因触及了现实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常人究竟怎样对待彼此。不难理解,这也激起了对现存理论框架的质疑。“一锤子买卖”揭示的结果主要有三条:一,人们在交换彼此的劳作时,除了“效率”(但问个己利益有否增进而不及其余)之外还关切“公正”原则(即对方从中获取的利益是否在理); 二,交换不局限于当下的单笔交易而是在反复进行的(至少在人们的情感和记忆中是如此); 三,顾及对方利益较多,交换所产生的利益分配较为“公允”的群体,有较高的经济和文明成长。

据此可知,人无法做到全然的自利追求,无法达到完全经济理性假设的前提条件所要求的“彻底自私性”。人总是“抱团”展开竞争的,所抱成之团在合作有效果时得到扩展。在文明程度较发达的经济体,合作的利益分配通常在60—40左右,人们拒绝接受诸如99—1之类的悬殊分配。长期的调查发现,愿意接受低于85—15分配的族群,为数极少,是生活在亚马逊莽丛或新几内亚荒岛的几个小部落。

人类文明为什么会发展出这样的结果呢?有学者从生存进化的视角来解释,认为不受约束的自利追求必然导致自利增进目标走向反面。极端自利的人占绝大多数的族群在文明演进的历程中整体性湮灭,删汰出了人类的基因池,因为彼等在长期的抱团生存竞争中是最缺乏竞争力的。反之,深谙生存繁衍之道的部落群体无不在其文明发展早期就定出了规则,以遏阻搭便车(free riding)行径,在自利追求和信任公平之间求得某种均衡。

能达到和维护均衡的这些规则,或许可统称作“中庸之道”。凡能存续、并有发达前景的各个文明,对此都有其明确的文字表述。在西方称作“黄金法则”(golden rule),在东方,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国古代先贤孔夫子更以“恕”一字以蔽之,恕道由构成恕字的两部分“如”和“心”,即将心比心,表达了它的核心内容——互惠(reciprocity)。

怎样确立互惠法则,并在反复交易中持续体现,使互惠的交换活动扩展到更大范围,在非亲非故之间建立长久的可信赖的社会信任关系,显然需要复杂精妙的制度安排,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有效抑制、惩戒、杜绝搭便车行为。“一锤子买卖”的测试结果告诉世人,必须要有惩罚机制,否则合作难能持久和扩大。

在“一锤子买卖”里,双方分这100元,甲提出分钱方案时,应当预期到乙基于公平的原则会做出的反制,而乙宁可舍弃他在交易可得的利益也会惩戒甲,要是甲提出的分配方案过于“不上道”的话。这惩罚的成本是必须付出的,否则交易很难持续,更谈不上扩展,这是前面说到的第一个结果。

有人或许要争辩,不是说了买卖是“一锤子的”吗?你花代价惩罚一个陌生人,事后再不往来,有什么意义?拒绝甲提出的分配岂不让自己“白白”损失了至少1元钱?然而,事实上交易是很难真正做到“一锤子”的。在乙看来(甲也该合理地预期到),自己哪怕少得23元,甲却因此损失了77元,带来的是满足的效用而并非亏损。在乙心里,甲虽说是陌路人却代表着日常反复交易的对家,“给对方一点教训”,既可平息被冒犯的道德情操,又能为维护群体的互惠法则(正义感?)出一点力,自然划得来,才是符合理性的交易行为。

“一锤子买卖”测试第二个结果有其重大涵义,从中可推导出,一个群体里若有相当部分人乐意牺牲某交易的某些利益来维系互惠法则,那该群的整体竞争力就大为增强,在文明演化长跑中就有更多机会崛起并胜出。这样的宏观后果是测试的第三个结果,这可以在文明发展史上普遍考察到。任何人类团体,小至家庭、家族、宗族、民族,大到社团、社区、社会,乃至主权国家,能有序运作的规则和法制精神,说到底,不就是建立在成员个体公平意识和防止搭便车行为的努力之上的吗?在这个层次上理解 “理性”在合作和竞争中起的作用,才符合人类理性。

至于怎样的互惠法则,在现实世界怎样实施,才能形成竞争力,使合作能持续开展,是非常复杂的社会工程。各种理论假说的争辩,各种价值体系的运作都围绕着它展开,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套互惠法则包括三个层次:“黑铁法则”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个基本法;“白银法则”—— “己之所欲,乐施于人”,则是次高层次;“铂金法则”—— “人之所欲,乐施于人”为其最高层次。

“黑铁法则”作为基本法,规定须及时有效制裁搭便车行为,惩罚当事人并对他人产生惩戒效果。如何实施“白银法则”特别是“铂金法则”要复杂得多。这两个更高层次的法则多半是作为理想中的目标,启迪着人们的向往和追求。但若追求过急,效果适得其反。人类历史上曾有多次乌托邦、超越文明发展限度、拔高人的本性,来实施这两个法则,结果导致人际合作和社会信任的崩解,教训十分深刻。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