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3月14日

查看其他日期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018-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公司代码:600011 公司简称:华能国际

2017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未出席董事情况

4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是:按照每普通股0.10元人民币(含税)向股东派发2017年度的股息。公司现有普通股15,200,383,440股,应付股息总计约为152,003.83万元人民币。该议案已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并将提交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主要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04,321兆瓦,权益发电装机容量92,003兆瓦,天然气发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15%。公司中国境内电厂广泛分布在二十六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国内外资金,在国内外开发、建设和运营大型燃煤、燃气发电厂、新能源发电项目及配套港口、航运、增量配电网等设施,为社会提供电力、热力及综合能源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电力产品销售收入约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4.33%。

公司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发电量(供热量)、电价(热价)及燃料价格等方面。同时,技术创新、环境政策、人才队伍等亦会间接影响公司当期业绩和发展潜力。

公司发电量和供热量受到国家整体经济运行形势、公司装机容量、区域布局、装机结构、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2017年,受益于收购母公司发电资产的贡献、公司在华中、华东、广东火电发电量回升及新机投产的共同影响,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累计完成发电量3944.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76%;供热量累计完成1.76亿吉焦,同比增加81.44%;

电价和燃料价格主要受国家政策、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影响。2017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14.01元/千千瓦时,同比增长4.39%;受煤炭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的影响,2017年公司境内电厂全年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225.92元/千千瓦时,同比上涨34.39%。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报告,2017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宽松,全社会用电量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用电新增长点,新兴业态服务业用电增长强势,居民用电平稳增长。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7.8亿千瓦,同比增长7.6%,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9亿千瓦,占比38.7%;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4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30.4%;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786小时,与上年大体持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209小时,同比提高23小时;全国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国电网销售电量比重达到33.5%左右,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25.9%。2018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富余,局部地区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服务业和居民用电发展趋势、大气污染治理、电能替代等因素,预计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水平,增速约5.5%;全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1.2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71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210小时左右,与2017年基本持平。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方兴未艾,电力和资源市场相互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行业和企业经营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是经济发展新时代深刻影响能源供需形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能源需求增速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对能源生产提出新要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能源开发的环保约束更趋严格,聚焦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和业界共识,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三是全面深化改革为企业战略转型创造条件,国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健全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进一步释放企业发展的内在潜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使能源企业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催生新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促使企业在管理模式、工作方式、思维观念、服务意识上进一步贴近市场,行业运行整体效率得到提升。四是“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对外合作深化和创新对外投资方式,资源配置从国内走向国际,为企业提供了包含能源在内的基础设施投资和资产配置的广阔空间。

公司将根据新时代国家经济和能源发展总体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电力市场化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要求,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常规能源领先地位,加快发展新能源,提高产业协同效果,拓展配售服务领域,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以实现运营水平、质量效益和企业活力全面提升,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环保的电能,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增长的回报,努力建设成为全球一流上市发电公司。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5.2 公司债券付息兑付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公司于2017年12月14日刊登了《2007年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第一期)10年期品种本息兑付及摘牌公告》(简称“07华能G3”),债权登记日为2017年12月20日,兑付资金发放日为2017年12月25日。该次付息工作已于2017年12月25日实施完毕。

2、公司于2017年6月7日刊登了《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2017年付息公告》,债权登记日为2017年6月12日,付息日为2017年6月13日。该次付息工作已于2017年6月13日实施完毕。

3、公司于2017年6月7日刊登了《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2017年付息公告》,债权登记日为2017年6月12日,付息日为2017年6月13日。该次付息工作已于2017年6月13日实施完毕。

4、公司于2017年4月28日刊登了《2008年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第一期)2017年付息公告》,债权登记日为2017年5月5日,付息日为2017年5月8日。该次付息工作已于2017年5月8日实施完毕。

5.3 公司债券评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根据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2016年5月20日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信评委函字[2016]跟踪051号与信评委函字[2016]跟踪090号),评定本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公司债券”主体评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本期债项评级为AAA。

根据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2016年5月31日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信评委函字[2016]G269-1号),评定本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主体评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本期债项评级为AAA。

经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2017年9月14日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联合[2017]1182号)综合评定,2017年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A,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经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2017年10月24日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联合[2017]1181号)综合评定,2017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A,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本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主体评级均为AAA,不存在差异情况。

5.4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4.59亿元,比上年同期(经重述)增长了10.36%;营业成本1,352.09亿元,比上年同期(经重述)增长了25.11%;营业利润40.95亿元,比上年同期(经重述)下降了76.67%;净利润21.47亿元,比上年同期(经重述)下降了83.83%。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变更的内容及原因

财政部于2017年4月及5月分别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以下简称“准则42号”)和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准则16号(2017)”),其中准则42号自2017年5月28日起施行;准则16号(2017)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

同时,财政部于2017年12月颁布了《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7]30号)。本公司及其子公司按照该规定编制2017年度财务报表。

本公司及其子公司采用上述企业会计准则及规定的主要影响如下:

持有待售

本公司及其子公司根据准则42号有关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分类、计量和列报等规定,对存在的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处置组进行了重新梳理,采用未来适用法变更了相关会计政策。采用该准则未对本公司及其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政府补助

本公司及其子公司根据准则16号 (2017) 的规定,对2017年1月1日存在的政府补助进行了重新梳理,采用未来适用法变更了相关会计政策。采用该准则未对本公司及其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采用该准则后,对于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在计入利润表时,按照经济业务实质由原计入营业外收入改为计入其他收益。

资产处置收益

本公司及其子公司根据财会[2017]30号规定的财务报表格式编制2017年度财务报表,并采用追溯调整法对比较财务报表的列报进行了调整。采用财会[2017]30号的规定未对本公司及其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该文件要求,本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利润表新增“资产处置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包括在该项目内。上述项目原在营业外收入及营业外支出反映。

变更对当年财务报表的影响

采用变更后会计政策编制的2017年度合并利润表及利润表各项目、2017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及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与假定采用变更前会计政策编制的这些报表项目相比,受影响项目的增减情况如下:

- 本年会计政策变更对2017年度合并利润表及利润表各项目的影响分析如下:

- 本年会计政策变更对2017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及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无影响。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