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两个月 新三板新交易制度效力渐显
⊙吴柳雯
新三板新交易制度施行两个月后,此前受市场诟病的“一分钱”交易大幅减少,市场价格公允性问题现改善迹象,做市制度在盘中交易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1月15日,新三板新交易制度正式开锣,集合竞价登上历史舞台,协议转让则移至盘后扮演“大宗交易”的角色。两个月以来,曾被市场广泛诟病的“一分钱”交易几近消失。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1月15日以来,全市场仅ST光慧以一分钱的价格成交过。ST光慧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光慧智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光慧智通”)以加权平均价0.1元/股,买入公司股票169万股,卖出884.3万股。当月28日,全国股转公司在官网公布,光慧智通由于交易违规,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限制其账户交易3个月。经全国股转公司查明,光慧智通在进行减持交易时,持股比例从30.45%变为19.68%,持股比例变动分别达到挂牌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25%、20%时未暂停股票交易。
券商人士认为,新交易制度施行以来,新三板市场的价格公允性已有所改善,不仅“一分钱”交易匿迹,一些扰乱市场秩序的投资行为亦被监管层及时处罚,两个月来近10个账户因“申报或成交行为造成市场价格异常或秩序混乱”而被处罚。“新交易制度改善了价格形成机制,为后续改革打下了基础。新三板发展已步入关键地带,亟待后续制度变革。”申万宏源新三板分析师刘靖向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尽管盘后协议转让成交额居高不下,但从盘中做市股、集合竞价股的成交额对比来看,占市场总量仅11%的做市股票正逐渐占据上风地位。统计数据显示,1月15日以来,做市股盘中成交额占盘中交易总金额的比例接近70%。
此前,市场曾有观点认为,集合竞价将对做市转让带来巨大冲击,不少新三板企业亦曾在集合竞价与做市转让间犹豫不决。不过,在新交易制度实施两个月后,记者发现,市场对做市制度的态度渐趋缓和。某创新层企业董事长向记者表示:“非连续性集合竞价打击了新三板市场的猖狂中介,但流动性相比做市还是不足。对于追求流动性的新三板企业而言,做市制度更友好一些。我们希望监管层及券商中介能够继续做好服务我们这些真心想在新三板‘绽放’的企业,提供更多机会。”
在新三板做市商看来,曾经备受非议的做市制度,正在多方博弈中逐渐走向撮合交易的“正道”,发挥市场建设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家已经形成比较一致的预期,那就是集中精力为优质企业服务。为企业撮合交易、发现价值、促进融资乃至提供IPO和并购服务,这应该是全产业链式的服务。”一位做市商人士向记者表示。
自交易制度改革公布以来,1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选择将股票交易方式变更为做市转让。合全药业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企业之一,公司1月24日起由集合竞价方式变更为做市转让,包括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在内的15家做市商为公司提供撮合服务。合全药业于2015年4月在新三板挂牌,公司主要为国际主流医药企业提供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外包服务,药品治疗领域包括抗癌、抗艾滋病、抗丙肝等,最新市值为203亿元。申请变更股票转让方式后,合全药业相关人士曾向记者表示:“通过与投资者沟通,我们认为做市转让配合盘后协议转让,能够更好地满足合全药业的股票交易需求。”
对于1月15日开始的集合竞价交易,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改革刚起步,虽然仍有令人不满意之处,但有了开始,就能在探索中循序渐进。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新三板的改革空间已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