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3月17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8-03-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7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0787 公司简称:中储股份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未出席董事情况

4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17年度实现税后利润1,474,959,214.16元(母公司),加年初未分配利润1,874,359,815.75元,本年度可供分配的利润为3,349,319,029.91元。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按母公司本年度所实现净利润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147,495,921.42元、提取25%的任意盈余公积金368,739,803.54元,已派发2016年度现金红利76,993,038.13元,本年度可供投资者实际分配的利润为2,756,090,266.82元。公司董事会决定,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当前总股本2,199,801,03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0.61 元(含税),其余未分配利润全部结转下年度。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中储股份是业务涵盖期现货交割物流、大宗商品供应链、互联网+物流、工程物流、消费品物流、金融物流等领域的现代综合物流企业,为我国特大型全国性仓储物流企业。

(一)公司所属行业的情况说明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为“稳增长”、“调结构”、“降成本”、“惠民生”发挥了较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国物流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主要指标稳中向好、提质增效,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进一步提升。

公司所属细分行业为仓储物流行业。仓储物流行业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商品流通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储股份于2014年底联合建立了中国仓储指数,2016年1月6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式公开发布。从中国仓储指数来看,2017年,除7月份跌落至50%以下的收缩区间外,其余各月均保持在扩张区间,全年该指数平均水平保持在52.4%的较高水平,高于2016年1.1个百分点,如下图:

中国仓储指数走势图(%)

从指数走势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1)行业需求持续增长;(2)行业设施利用充分;(3)行业发展效益提高。

从2017年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经济增速稳中有升,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增强、效益提高、协同性改善,为2018年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奠定较好基础,而稳中有进的宏观经济也将为仓储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目前处于战略转型期,在报告期内,结合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对主营业务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梳理,形成了以下几大板块核心业务,具体如下:

1、期现货交割物流

中储股份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海内外主要期货交易所交割库资质的企业。

公司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截止到2017年底,在主要期货品种中,公司铜获批核定库容为36万吨、铝获批核定库容为24万吨、铅获批核定库容为8万吨、锌获批核定库容为7.5万吨、镍获批核定库容为2.4万吨、橡胶获批核定库容13.8万吨,是国内重要的期货交割库运营企业。

截至2017年12月,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国Henry Bath & Son Limited集团有色金属业务量在LME排名第6,库存占LME全球交易3%。

凭借期货交割、现货仓储的资源优势,连接国内与国际两大有色金属交易所渠道的优势,结合“中国放心库”品牌和LMEshield系统,依托货代、检验、金融服务等功能模块专业化能力,公司为大宗商品期货与现货转换提供支持,形成了一系列涉及金融衍生品的服务功能,能够为客户提供低风险、高质量服务。

2、大宗商品供应链

公司正逐步构建供应链物流、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生态三层结构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形成链式供应链和圈式供应链两条业务主线,使其具备物流、贸易、金融多种功能,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充分整合、互利共赢的供应链生态环境。

(1)圈式供应链

以市场为基础,以线上交易系统为载体,倾力打造供应链生态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信息归集和交易资金周转。

公司拥有钢材、有色、建材、木材等多种类型市场,总建筑面积458,030㎡,摊位总数7000多个。是大宗商品生产企业全国分销的重要平台。

(2)链式供应链

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核心客户,充分发挥自身资金、网络和物流优势,深度介入其产业链的产供销交易和物流环节,通过优化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集采购、分销、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

3、物流+互联网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对物流产业的革命性影响,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推动信息技术的引入和研发,并确立了技术创新引领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的目标,在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物流效率。2013年以来,公司先后投资设立了中储恒科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和中储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基本形成了“物流+互联网”的战略性业务板块。

本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储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中国最大的“无车承运人”平台——中储智运平台。平台通过运力资源的整合与规模化运作,以强大的信息系统为支撑,以专业化服务为保障,为客户提供线上货与车/船职能匹配、运力竞价交易、在途监控、开票结算、语音呼叫等服务,能够大幅提高返程车、船利用率。2016年入选了交通部省级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平台2015年4月上线以来,增长势头强劲,2017年更呈快速发展态势。2018年,中储智运将继续坚持无车承运人模式不动摇,发挥央企平台优势,以货主企业、货车司机为服务中心,进一步建设覆盖全国、上下游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和网络,助力各行业供应链改革,助推物流业转型升级,力争成为国家级示范平台。

本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储恒科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的前身为郑州恒科实业有限公司。自1984年进入衡器行业以来,恒科已成为行业领先者,负责起草了《GB/T11883电子吊秤》国家标准,参与起草了《GB/T21296公路车辆自动衡器》国家标准和《JJG555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JJG907动态汽车衡检定规程》等检定规程,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衡器实验室,是中国衡器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公司拥有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

恒科立足称重、深耕物联网,在智能工业、智能交通和智慧物流领域研发了一系列基于称重的物联网产品,完成了从传统制造商向物联网系统服务商的转型。无人值守汽车衡管理系统、工业计量网络系统、条形码物流管理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集装箱超偏载检测称重系统、集装箱货场数字化管理系统、数字化仓库底层数据采集系统等广泛应用于铁路、港口和物流业;公路计重收费系统、不停车快速检测网络治超系统、公路超限非现场执法系统等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

4、消费品物流

公司拥有超过4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站台库,结合自有仓储物流平台和业务需求,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的干线运输网络和共同配送体系,能够为日化、食品饮料、酒类、零售、冷链、包装化工、医药保健品、工程产品等消费品提供仓储、运输、配送以及包装、质检、进口清关等服务;公司拥有一支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业务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业务系统能够提供库存查询、在途跟踪、路线优化等功能,实现与客户系统的有效对接。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宝马、西门子、格力、五粮液、中粮、可口可乐、伊利、沃尔玛、华润万家等。

5、工程物流

中储拥有一支服务意识强、知识面广、经验丰富的工程物流专业团队,能够为业主单位或项目承包商提供全面、专业、个性化的门到门物流解决方案,将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施工机械等各项物资从起运地安全及时运至施工现场。中储工程物流服务领域包括海运、空运、陆运、仓储、装卸、包装、报关报检、租船订舱、港口中转、大件运输、物流方案设计、进出口政策咨询等,服务涉及化工、电力、核能、水利、冶金、采矿、铁路、机场、环保、机械制造、基础设施等。

6、金融物流

为有效解决由于诚信体系不健全造成的企业融资难问题,公司于1999年在国内首创动产融资监管业务。十几年来,公司累计为大约5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金融物流服务,实现累计融资额达到6000多亿元;业务品种涵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木材、石油及制品、化工、农副产品、食品、家用电器等计十六大类,一百多个具体品种;与全国30多家银行总行签订了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与20多家地方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针对客户企业不同需求,业务开发了仓单质押监管、动产质押监管和动产抵押监管等不同模式。未来,公司将深化金融与物流的融合,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强化过程监管,全方位掌握金融物流业务相关信息数据,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业务安全有效运行。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5.2 公司债券付息兑付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已按照约定于2017年8月14日向“12中储债”持有人支付了利息。

5.3 公司债券评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上交所的相关规定,本公司委托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对本公司2012年发行的公司债券(“12中储债”)进行跟踪评级。本期公司债券2012年度-2016年度的跟踪评级结果均为:维持公司“AA+”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同时维持本期债券“AAA”的债项信用等级。

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根据2017年度情况对本公司及公司债券作出最新跟踪评级的时间预计为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后30个工作日内,评级结果将在中证报、上证报及上交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敬请投资者关注。

公司七届十次董事会和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注册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的议案》,详情请查阅2016年4月13日和2016年4月29日的中证报、上证报和上交所网站(www.sse.com.cn)。本公司委托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世纪评级”)对本公司进行主体评级,评级时间为2016年5月9日,新世纪评级给予本公司“AA+”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2017年2月,公司收到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中市协注[2017]SCP29号),接受公司超短期融资券注册,注册金额为50亿元。2017年5月8日,本公司再次委托新世纪评级对本公司进行主体评级,新世纪评级仍给予本公司“AA+”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

公司七届二十四次董事会和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议案》等相关议案,详情请查阅2017年2月23日和2017年3月11日的中证报、上证报和上交所网站(www.sse.com.cn)。本公司委托新世纪评级对本公司主体及债项进行评级,评级时间为2017年3月10日,新世纪评级给予本公司“AA+”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给予本次债券“AA+”信用等级。2017年8月,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证监许可〔2017〕1384号),核准公司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20亿元的公司债券。

5.4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560,324.98万元,发生营业成本2,506,528.25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80,186.86万元,比上年增加73,749.25万元,增幅为69.29%。实现净利润134,259.42万元,比上年增加56,639.39万元,增幅为72.97%。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会计政策变更:

财政部于2017年度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自2017年5月28日起施行,对于施行日存在的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要求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财政部于2017年度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后的准则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对于2017年1月1日存在的政府补助,要求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对于2017年1月1日至施行日新增的政府补助,也要求按照修订后的准则进行调整。2017年8月29日,经本公司七届三十一次董事会决议通过,本公司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时间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

当期和比较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本公司2017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35户,详见财务报告附注九“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本公司本年度合并范围比上年度增加1户,减少3户,详见财务报告附注八“合并范围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