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3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重庆港九股份有限公司

2018-03-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7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0279 公司简称:重庆港九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2017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3,281,159.67元,母公司净利润419,140,026.60元,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41,914,002.66元,加年初未分配利润64,568,418.05 元,减去已分配的2016年度现金股利27,718,342.88元,本年度实际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414,076,099.11 元。

为回报广大投资者,公司拟以2017年末股本692,958,572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45,521,300.12元,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说明

1. 港口中转运输业务

公司主要核心业务是在港口码头为货物提供装卸、仓储等物流服务。公司在长江流域重庆段600多公里岸线范围内拥有集装箱、重件、化工、件散货、旅游客运等各种码头泊位86个,码头年设计货物吞吐能力6524万吨(其中集装箱量379万TEU、商滚车吞吐量58万辆),客运吞吐能力1000万人次,拥有5个铁水联运换装港(江津蓝家沱、猫儿沱、九龙坡、果园及万州红溪沟),铁路年装卸车能力达3000万吨。货物吞吐能力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占全重庆市份额30%、85%以上。

2. 综合物流业务

公司以港口为依托,围绕铁、公、水多式联运,充分整合仓储、航运、铁路、公路、口岸等物流要素资源,积极拓展贸易物流、供应链物流等业务。公司生产经营正逐步从传统单一的港口装卸模式向全程物流模式转变,服务价值链得到较大延伸,对港口物流市场的控制力明显增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港口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不断发展。

(二)行业情况说明

港口行业属于大型基础设施行业,存在顺周期性,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特征,行业集中度较高,进入港口行业壁垒较高,要求良好的地理条件、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符合国家宏观港口规划的产业政策,港口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商品贸易增长率和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有较高的相关性。近年来,我国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港口行业投资周转率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投资;港口行业负债规模呈上升状态但增速逐年降低,负债水平较为适中。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预计经济增速保持在6.7%,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望持续提升,中国经济将在新常态下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实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将继续扩大,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港口物流货运量预期将持续增长,港口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 财务指标

2017年,公司实施了与大股东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之间的子公司股权置换,该交易系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需要追溯调整前期比较财务报表。

2017年度,公司完成营业收入632,053.84万元,为年计划的97.24%,与上年同期重述前和重述后相比分别增长187.38%和185.30%;完成利润总额67,518.51万元,为年计划的364.96%,与上年同期重述前和重述后相比分别增长339.59%和323.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328.12万元, 与上年同期重述前和重述后相比分别增长515.96%和484.29%。其中非经常性损益为37,590.68万元,主要是公司九龙坡港土地收储在本期确认净损益44,721.27万元(未考虑所得税影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37..43万元, 与上年同期重述前和重述后相比分别增长60.77%和60.77%。

截止2017年末,公司资产总额85.27亿元,负债37.67亿元,所有者权益47.60亿元,资产负债率44.18%。

2. 生产指标

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180.5万吨,为年计划的99.8%,同比增长6.9%;完成装卸自然吨4033.1万吨,为年计划的104.8%,同比增长8.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7.9万标箱,为年计划的102.8%,同比增长18.7%;完成商滚车吞吐量27.1万辆,为年计划的77.4%,同比减少19.6%;客运量完成24.8万人次,为年计划的137.8%,同比增长18.1%。

(二)铁水联运优势助推全程物流业务稳步增长。

2017年,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铁路、港口、生产企业三方战略合作不断深化,煤炭、钢材、铁矿石及非金属矿等骨干货源运量保持稳步增长。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公司不断优化港口、航运、铁路等要素资源配置,有效构建路港信息一体化机制,不断深化大客户战略,积极应对三峡船闸碍航的不良影响,抓住兰渝铁路通车机遇,在巩固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加大以铁水联运为核心的揽货力度,重点加强西北地区煤矿、钢铁企业所需大宗货物的辐射和聚集,全年铁路到发量同比增长21.9%。公司依托铁水联运,持续推进全程物流平台建设,有序引导铁水联运客户向全程物流平台转移,全程物流货运量及全程物流收入均较上年大幅增长,增幅均在60%以上。

(三)集装箱多式联运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2017年,公司继续深化与长江上游港口、支线船公司的战略合作,积极支持大股东所属航运公司—港盛船务开行重庆至宜宾的集装箱水水中转公共支线班轮,并采取优惠港口堆存费、优化集装箱装卸作业流程、合理组织船舶运力等措施,吸引长江上游地区集装箱到重庆港中转,进一步增强了集装箱货物的聚集能力。全年集装箱水水中转量完成17万TEU,同比增长100%。

同时,公司深化与铁路部门、船公司、代理公司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相关政策优势,加大铁水联运集装箱货源开发力度,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铁水联运箱量8.9万TEU,同比增长44%。

(四)商贸物流发展取得新突破。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公司充分发挥贸易聚集物流,物流促进贸易的作用,通过开展定向采购模式和集并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与物流量增长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发展,提高了公司整体效益。2017年,公司所属商贸企业两江物流和久久物流在积极拓展综合物流贸易业务过程中,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不仅贸易物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还为公司所属港口带来了新的物流增量。此外,公司与陕煤集团出资组建了供应链管理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两个合资公司,积极推进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和拓展煤炭贸易物流业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五)合资合作取得新进展。

为增强重庆对川西、川南及云南地区集装箱市场辐射力,公司与宜宾港、上海港合资组建宜宾港集装箱码头公司。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公司港口主业首次在重庆市以外的地区投资和参与管理的项目,也是公司助推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战略布局。2017年,公司还与陕煤集团共同出资3亿元,组建了以经营优质煤炭为主的两个合资公司,其目的是充分利用陕煤集团资源优势和港口物流仓储优势,共同打造重庆地区煤炭交易平台,为陕煤入渝、矿石入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六)对商贸企业的经营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7年,公司进一步加强商贸企业业务模式的监管,逐步建立起“约束、控制、管理”的风险管控长效机制,既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又很好地控制住了经营风险和不良应收账款的发生。公司加强对商贸业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建行“e销通”融资业务开展专项检查,委托专业律师事务所对两江物流、久久物流进行内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各层面可能存在的缺陷或不足,并加以完善和整改。公司要求所属商贸企业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合同文本,定期召开风控分析会,及时查漏补缺,确保了经营风险的有效控制。

(七)口岸功能逐步完善。

2017年,公司加快推进以果园港为代表的现代化港口建设和口岸开放工作,不断完善港区功能。2017年9月,重庆市政府将果园港对外开放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务院审批。11月,果园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获得交通部批准,为申报果园港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打下良好基础。12月28日,中欧(重庆)班列在果园港顺利完成首次始发,实现了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此外,公司寸滩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复,港九万州公司进境粮食指定口岸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

(八)绿色、环保、智慧港口建设有序推进。

2017年,公司加大绿色港区的建设力度。一是加强环保工作的常态管理,提高环境治理力度,规范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提高港区绿化覆盖率;二是积极推进新能源的应用,做好集装箱泊位船用岸电供电装置安装工作,引导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崇尚节能减排。

2017年,公司所属港区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果集司在率先实施4台场桥远程操控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推进6台场桥远控系统的调研工作,努力提升港区智能化管控水平;果集司“铁水联运综合管理系统”上线运行,提高了港区铁水联运业务模式的规范性和操作性;果集司进一步完善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完成了集装箱移动智能监控、数据转存系统等项目建设,初步实现果园集装箱码头闸口无人管理,码头理货后撤,堆场智能引导,客户自助服务,有效提高了堆场利用率和集装箱装卸效率。公司果园大宗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平台已具备钢材现货交易、钢材融资交易等五大类功能,2017年通过手机开具大宗商品业务电子提单票据1000余票。

(九)基础管理得到有效加强。

2017年,公司坚持效率、效益与规范并举的原则,基础管理得到有效加强。一是继续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综合管理能力,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强化应收账款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二是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持续跟踪监督审计整改情况。三是开展督查督办工作,定期跟踪落实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四是根据各港区货源情况和生产作业需要,对趸船、浮吊等设备进行合理调配,提升资产利用率。五是构建内网安全系统,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协同办公管理平台,有效提高办公效率。六是继续深化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日周月”检查制度,提高“两查”工作质量,规范港口铁路火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完成危险源辨析5-7分册。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一、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概述

财政部于2017年4月28日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通知(财会〔2017〕13号),修订后的准则自2017年5月28日起施行,对于施行日存在的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要求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财政部于2017年12月25日发布了《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7〕30 号),要求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金融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通知要求编制2017年度及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新修订的财务报表在“营业利润”之上新增了“资产处置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二、具体情况及对公司的影响

按照上述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会计政策进行了相应变更,并调整了财务报表列报,主要调整如下:

2016年度营业外收入减少2,000,000.00元, 重分类至资产处置收益2,000,000.00元。

2017年度营业外收入减少461,477,445.09元,重分类至资产处置收益461,477,445.09元。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仅对财务报表列示产生影响,对公司损益、总资产、净资产不产生影响,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无重大影响。

2018年3月27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本公司将重庆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港九两江物流有限公司、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重庆久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久久物流”)、重庆化工码头有限公司、重庆港九万州港务有限公司、重庆果园大宗生产资料交易有限公司、重庆港九港承物流有限公司、重庆中理外轮理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外理公司”)、重庆港陕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纳入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具体情况详见本财务报表附注“八、合并范围的变更”和“九、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