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成全球最大“独角兽”的意味
|
科学技术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是金融资本提高有机构成,通过科技配置获取高回报的过程。随着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身份识别、智能投顾、智能客服、金融云、区块链等覆盖金融业务全流程的AI方案的落地,科技与金融的黏合已越来越没有科技障碍。
就在天猫、京东等国内一线电商在全力以赴准备“6·18”购物节时,传来蚂蚁金服第三次融资的新闻,融资总金额140亿美元,远高于此前传闻。自此蚂蚁金服市场估值已逾150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独角兽公司。这标志着在我国互联网行业ATM(阿里、腾讯、蚂蚁)已正式取代BAT(百度、阿里、腾讯),这让前后学步蚂蚁金服从阿里单独分拆的京东金融与“度小满”(百度金融)看到了金融科技集团上市可期的前景。
有观点认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有两股力量,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然而,大多数技术不可能在诞生之初就受到普遍认可,总会经历一些曲折反复,随后在接近成熟时被蜂拥而至的资本和舆论推动加快进程。回想当初,大多数人刚刚面对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时,都不免将信将疑,而现在他们已无需钱包,带了手机就可以放心出门了。只是迄今仍有不少国人因为不了解,选择不用支付宝;因为疑虑,微信支付不敢绑银行卡。放眼全球,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出海,也正处于进程高速化的前夜。蚂蚁金服重点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出台9个本地版支付宝,覆盖印度、韩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我国香港特区。支付宝与其全球合作伙伴的年活跃用户数已达8.7亿。本次国际投资者(美国银湖投资、新加坡淡马锡、泛大西洋资本集团等全球顶尖资本)对蚂蚁金服的投资,除了认同阿里天猫的全球化战略,更是基于对科技金融势不可逆的感知,当然,还有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期待与憧憬。
作为与科技密切相关的一种业态,金融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但这一生命力立足于科技的应用,金融发展不能没有科技的支撑。科技植入金融体系后,金融的业态和特点包括风险都会随之发生演变。阿里、京东的优势在于海量用户支付、交易及信用数据,腾讯则凭借微信这一史诗级社交神器,掌握了庞大的社交关系数据。百度以搜索起家,基于搜索行为的需求数据是其立身之本。国内几大互联网巨头的金融业务都依赖其集团的资源起家,如品牌、客户、数据和人才等,借助移动支付、小额理财、小额借贷、个人征信等跑道。背靠海量的用户、支付、流量、消费数据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做金融科技的提供方与金融机构的服务商,为金融业务和实体经济赋能。以目前的发展势头,今后还将借AI等技术整合,建构自己的护城墙。
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科技与金融在欧美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运作经验,依据各自国情,依托自身优势,建立了各具特色、层次分明、行之有效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这对我国的科技金融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科技金融有自身的逻辑。科学技术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是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是通过科学技术的配置获取高回报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是对客户的让利导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共赢。
这在公共事务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合作或接受委托的方式,提供科技金融服务,不仅有利于充分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更有利于相关部门放下身段,体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与对民生的“体恤”。笔者在此仅举一例。去年开始深圳人社局便已实现让当地离退休老人足不出户或者异地办理相关手续,通过支付宝内嵌的“芝麻认证”来 “刷脸”,即以人脸识别来完成,无需本人再跑一趟人社大厅去认证。有了这样的服务,重病卧床的老年人存折丢失,还得担架把本人抬到银行才让补办的新闻想来该绝迹了。
随着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身份识别、智能投顾、智能客服、金融云、区块链等覆盖金融业务全流程的AI方案的提出与落地,科技与金融的黏合妥帖也越来越没有科技障碍。蚂蚁金服新一轮融资也正是用于支持支付宝的全球化拓展和自主科研投入,以全力提升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向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同时,这也将用于培育全球新兴市场的科技人才,助力当地的数字化转型。
大潮汹涌时,免不了泥沙俱下,甚至出现个别害群之马。但我们应站在金融与科技结合的角度,站在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高度,去观察当前金融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仍从过去的角度、用过去的标准去看待不断变化的现代金融,就很容易误判与贻误时机,甚至成为阻碍金融发展和金融技术进步的力量。
中国互联网电商客户,是幸运的一代。我们见证了支付宝从一种工具型应用演变成为一个支付平台,再从一个平台演变为现象级科技金融业态;我们也见证了近两年支付宝和微信以及一些新生代在移动支付等领域的白热化竞争。从效果上说,是这些科技金融平台或准平台共同完成了投资者教育。而这些“独角兽”也同步经历过了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从人为创设情景,到回归自然,最终切入普通用户日常生活里自发产生的常态化的各种真实生活场景如支付、消费、生活、金融理财、沟通等多个领域,真正成为以每个用户为中心的场景平台和生活方式平台,前景无可估量。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