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文化高度
|
——读《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
⊙陈华文
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最大区别,就在于精神不同。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构筑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精神的支撑和依托。《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简称《城市的精神》),以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这九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为切入点,从建城历史、文化传承、政治理念、宗教信仰等方面反思城市精神。两位作者贝淡宁、艾维纳在学术上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也都是“爱城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加拿大人贝淡宁目前是清华大学外籍教授;以色列人艾维纳教授担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两人曾在书中提及的九座城市求学、工作、生活或者居住。而这九座城市,恰好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如耶路撒冷与宗教、蒙特利尔与语言多样化、新加坡与国家主义、牛津与学术、柏林与宽容、巴黎与浪漫时尚、纽约与金融冒险等等。这些特点,对城市精神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城市的精神》虽为学术著作,但没有理性的量化分析,而是采用对话体和自传体的形式谋篇布局。为了尽可能展示这些城市的特征,那些文学名篇的描写、名人评说、标志性建筑乃至一些旅游指南也成为写作中的参考。两位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城市一方面要融入世界潮流,另一方面还要坚守自身的文化特色。全球化有积极的一面,即开放性和宽容性,但缺点也十分突出:可能造成城市形态雷同,因为同质化会消解城市的精神。
古希腊时期,只有城邦,并没有国家的概念。雅典和斯巴达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我国古代,城市也是权力的象征,尤其是君主所在的都城,总是赋予独特的政治象征意义。现在国人说的“七大古都”,强调的也正是城市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本书作者倡导的“爱城主义”,是一个与爱国主义不同的概念。市民对城市精神的自豪感,有助于激发城市的认同感。所以,本书作者认为,城市精神的形成,取决于城市的具体情况和现有资源。如果一个城市贫穷,人们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那么,城市的首要任务就是摆脱贫穷,让市民有基本的医疗保障。离开民生谈城市精神,无异于纸上谈兵。
城市是个巨大的万花筒,包含着世间百态。城市里有崇高,也有丑陋;有财富,也有贫穷;有创新的机遇,也有环保的压力。城市的精神是所有市民共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城市的精神》罗列的九座城市,在精神品格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气质。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这里的风俗习惯、建筑格局以及市民的心理特征都与宗教紧密相连,绝大多数的市民都是宗教信徒,整座城市被一种虔诚的宗教精神包围。艾维纳常年工作生活在此地,因而他有担忧:宗教信徒众多,那么现代城市公民精神就会削弱。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的一座大都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市民操法语。因为语言的差异性,蒙特利尔市民常常为争夺法语的正统地位引发各类社会矛盾。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但有的城市却牢固地坚守住了自身的历史传统。英国小城牛津,因牛津大学而闻名天下。这座小城人口不足十万,但谁能忽略牛津在世界知识界的地位?这里是西方学术与知识的殿堂,整座城市都处于浓郁的求知氛围中。再如作为德国首都的柏林,原本人文底蕴深厚,可由于曾经是纳粹的老巢,在二战中变得声名狼藉。战后新组建的德国政府深刻反思与忏悔这段历史,以开放的、宽容的态度为这座城市重新定位。为了洗刷历史的罪恶,柏林每年都会邀请那些遭到纳粹迫害的犹太后裔来此回望历史,缅怀先人。
城市的精神是个自然而然形成的过程,绝非哪个人能说了算。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当今我国很多城市都在提炼各自的城市精神,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撞车”现象。毕竟,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风俗有异,应该拥有各自独特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传承。
如何提升城市精神内涵,《城市的精神》并没有给出现成答案,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但书中提及的九座城市的特色,则给予了我们很多启迪。提升城市精神内涵,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从历史中找寻文化源头。历史传统是城市精神的源头与活水,每座城市经过长期的积淀,都形成了特有的风土人情风貌、各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记忆。因此,要提炼城市精神,就必须挖掘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特征,抓住城市的文化个性和价值追求。
其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一座城市要提炼城市精神,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城市精神的物质基础。只有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市民都感受到幸福,都有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城市精神才能真正被市民所接受、认同,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体现到市民的日常行为之中。
最后是提高市民的精神文明素养。城市精神,归根结底是人的精神。而提高市民精神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就是培育市民的公德意识,这也是现代城市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