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8月4日

查看其他日期

■披沙录

2018-08-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丝绸到硅》
  (美)杰弗里·加滕 著
  张尚莲 史耕山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5月出版
  《大崩盘》
  金融衍生品的灾难
  (法)劳伦特·雅克 著
  黄 榕 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年6月出版
  《思考致富》
  把握财富的十三项法则
  (美)拿破仑·希尔 著
  萧莹盈 译
  新华出版社
  2018年4月出版
  《劫掠欧罗巴》
  西方艺术珍品在二战中的命运
  (美)林恩·H·尼古拉斯 著
  刘子信 译
  后浪出版公司策划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7月出版

■披沙录

正当我们急需一种全新的全球化思考方式的时候,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杰弗里·加滕这部绝妙的著作,以一种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方式讲述了10位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人物:将东西方融为一体的成吉思汗、开启了全球金融时代的罗斯柴尔德、“全球通信之父”塞勒斯·菲尔德、“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他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航行于各自时代的涌流之中,最终使人类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变革。他们被视为帝国时代、大航海时代、殖民时代、全球金融时代、全球通信时代、能源和工业化时代、自由市场时代、高科技时代的开启者。在历史的苍茫烟云中,杰弗里·加滕找到了这些人物之间共有的联系,并由此着力探讨个人的力量究竟会对改变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全球化历史发展趋势如何影响现代世界、又将如何塑造未来等关键问题。

本书翔实剖析近二十多年来因衍生品滥用而引发的摧毁金融和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危机案例,揭开那些迷惑人的所谓的复杂衍生品的真面目:1994年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困局,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被接管,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和美国AIG巨亏,2012年摩根大通伦敦鲸事件等。每个案例都有独特之处,各公司根据自身情况运用了不同的衍生工具,但导致灾难的原因却在各个案例中共同得到体现,诸如漏洞百出的金融工程,掉以轻心的审计过程,设计不当的风险管理机制等。作者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展现滥用衍生品如何给终端用户和交易商带来严重损害,不仅揭示了其中的市场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还揭示了风险管理和自营交易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劳伦特·雅克现为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关系研究生院)国际金融及银行专业教授、国际商务课程项目主任。

个人理财学(Personal Finance)主要有两个研究路径:市场与人的心理。观察、研究市场固然重要,但运用知识做决策并执行的是人,因而克服个人的心理偏差也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心理研究素来沿着两条线索推进:其一是着重人的正面情绪,本书堪称经典;其二是着重理财者的心理偏差,这便是近年间兴起的行为金融学。显然,行为金融学的成果更能看出正面情绪的价值。拿破仑·希尔也深知,人性中有不少妨碍成功的因素,因而他把研究从“常人样本”转向“成功人士样本”,然后提出新问题:成功人士是如何克服人性中的心理障碍的?也就是说,他要探讨的是,成功投资人除了要不断充实理财知识,还必须有怎样的心理建设。因为积极的思想可以排除与生俱来的心理偏差所形成的障碍。或许可以这样归纳希尔的致富哲学:即使屡受挫折,只要心念转变,遵循指引,也可反败为胜。

我们今天还能在欧洲各地的博物馆、在教堂中观赏到根特祭坛画、《抱白鼬的贵妇》、《圣母与圣子》等西方艺术品,是万分幸运的。因为这些艺术珍品在二战期间曾遭遇劫难,下落不明。这部读来犹如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的学术著作,详细解说了“二战”期间纳粹掠夺者对欧洲艺术珍宝巧取豪夺,纳粹分子对“堕落艺术”的清洗、纳粹高官在被占领国的艺术品购买狂欢、纳粹分子对犹太人所有的艺术品的肆意侵吞的种种细节。通过大量采访和查阅档案资料,作者又精心还原了在面对劫掠和轰炸威胁时,欧洲各国博物馆工作人员千方百计转移、庇护艺术品以及古迹救护官维护艺术品的经过,各方在战后对公共和私人收藏的追索、返还过程,展现希特勒、戈林、画商之间的艺术品竞争以及盟国救护官和各方人士之间的博弈。本书出版后不久,被改编为纪录片《劫掠欧罗巴》和电影《盟军夺宝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