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版 新闻·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8月22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信重工的“新经济”内核

2018-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信重工董事长 俞章法

中信重工独特的企业气质,由多种元素融合而成,其中自然少不了董事长俞章法。俞章法深知“如何更好地服务用户”,他说:“一个好的企业,要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产业经营,再锦上添花加一些资本运营。核心技术是关键,没有核心技术,何谈中国制造?”

⊙记者 程培松 邵好 ○编辑 邱江

就拥有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能力而言,它其实更像一家新经济企业;它看似谨慎小心,不求做大只求做强,却已快速成长为国内特种机器人的绝对龙头;它的“主机为入口,服务来赚钱”模式,也颇有新经济企业的风范。

中信重工这种独特的企业气质,由多种元素融合而成,其中自然少不了董事长俞章法。工程技术出身,又负责销售多年,俞章法深知“如何更好地服务用户”:“一个好的企业,要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产业经营,再锦上添花加一些资本运营。核心技术是关键,没有核心技术,何谈中国制造?”

作为共和国长子,中信重工见证着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工程,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储备和精神财富。如今,这些已成为中信重工迈步向前的坚实基础。随着“传统动能+新动能”双轮驱动战略全面展开,中信重工这块“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焕发出新亮彩。

特种机器人业务全面爆发

“今年以来,我们的特种机器人业务就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1点。”俞章法兴奋地告诉记者,这距离中信重工正式涉足机器人领域也就两年时间。

销量爆发源于精准的眼光。中信重工详细分析过机器人产业的战略格局,最终选定特种机器人作为主攻方向。“工业机器人已经被ABB、库卡等四大巨头牢牢把控,消费机器人更适合擅长ToC的公司,唯有特种机器人,是中信重工最熟悉、最擅长的,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

特种机器人的作用就是在不适合人类工作的环境中,例如矿山、消防、反恐等领域,代替人工劳动。这些领域的操作环境极为复杂,又都对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企业根本无从下手,可对于已经服务这些领域超过一个甲子的中信重工来说,只是水到渠成。

最先爆发的是消防领域。截至目前,中信重工的消防机器人已经列装了20多个城市的消防部队,得到了消防官兵的一致好评。为了满足需求,公司更是不断迭代创新,根据不同场景进行改进。

“消防机器人不就是喷水灭火么?升级是为了喷水更多、压力更大吗?”记者的疑问令俞章法哈哈大笑。在俞章法看来,消防可是大课题,平时城市中的消防部队只是一部分,大量的工矿需要更加专业的消防设施,例如石油、炼化,甚至酿酒企业都需要按照相关要求,配备与储量、产量相适应的消防队伍,过去是靠人,现在要靠消防机器人。“我们正在与相关部门协商,制定消防机器人的配备标准。”

粗略估算现有的石油、炼化、输送、酿酒,以及文物保护的消防需求,仅消防机器人一项的市场空间就将超过百亿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中信重工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今年7月,其负责机器人业务的开诚公司刚刚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称号。在近期发布的2018中国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中,开诚公司获评中国特种机器人产业代表企业、消防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

俞章法表示,消防机器人只是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的一个切入点,凭借着对特殊工况的了如指掌、对核心技术的精益求精,巡检机器人、侦测机器人等产品已开始出货,填补市场空白。如公司为神华研制的巡检机器人,一台可以替代6名巡检员,不仅更加安全,还为客户节约了成本。

“巡检、侦测领域的需求同样很大。上半年消防机器人需求太多,我们暂时没有精力多面发力。不过,我们已经在扩建位于唐山的生产基地,尽快满足市场的爆发式需求。”俞章法告诉记者。

思维转换带来产业的变革

新动能爆发,传统主业也在焕发活力。过去,中信重工是卖定制化主机,附带提供后续保修,即备件和服务是销售的补充。如今,中信重工提供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安装、服务,再到维保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主机只是拳头产品,核心竞争力是令用户无忧的优质服务。中信重工的身份从卖产品到提供服务,甚至从“总包”变成了“运营”。

“思维的转换,带来的是整个产业变革。”俞章法向记者举例解释了“变化”的逻辑:假如淡水河谷一个铁精粉矿一年的备件消耗是10套,总价为1亿元,按照过去做法,公司按照一套1000万的价格把备件卖给它,每套成本必须控制在900万,10套的利润空间也就1000万。变换运营策略后,结果就大不相同了。中信重工会与淡水河谷签订备件承包合同,一年同样一个亿,所有问题全都包掉。如此一来,中信重工就会提供更好的产品,比如成本为2000万元一套的备件,因为质量好,这种备件一年只需要4套就够了,中信重工因此增加了1000万的利润空间。

而对于客户来说,同样的成本付出,带来的是停机次数的大幅降低和运转效率的大幅提升。一座年产千万吨级铁精粉的大型矿企,运转效率提升1个百分点,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听完俞章法的生动讲解,记者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典型的新经济模式吗?

逻辑讲起来容易,但做到并不简单,毕竟总承包意味着对所有相关费用负责,如果没有“金刚钻”,很有可能连原本1000万的利润都赚不到。这时,中信重工的“三大武器”派上了用场。首先,中信重工拥有世界一流技术的主机产品,客户不会因为主机而放弃中信重工的产品。据悉,中信重工内部有着明确要求,主机设备不需要刻意压缩成本,可以不挣钱,但一定要提供最好的产品。

其次,中信重工有大数据的支持。这些矿企都是中信重工服务多年的客户,对于它们的运行情况、痒点痛点,中信重工一清二楚。俞章法坦言,“没有足够的数据积累,我们不敢包。”

最后,中信重工正在建立覆盖主要客户的备件维保服务基地,能够提供最快的响应速度、最完善的备件体系,让客户用得安心、放心。

在中信重工工作了近三十年,俞章法知道激发新动能的重要作用,更明白驱动传统动能的核心要义。

“做企业不能浮躁,总想着别人的生意好做,其实,只有自己的传统动能做好了,才有可能转型升级。我们很执着,总想着做优做精做强,然后才是做大。追求规模不是中信重工的风格,这是中信重工践行‘工匠精神’的点点滴滴。”俞章法说。

(参与调研人员:程培松 邵好 周帆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