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11月27日

查看其他日期

你会给自己的投资业绩打几分

2018-11-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郝旭光

真实的股市波动是世界上最难预测的事情之一。偏偏几乎人人都存有股市幻觉。因而可以说,克服过度自信,不高估自身所掌握信息的精确性,或许是投资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高估自身能力,需要投资者有自知之明,用客观标准评价自己。

本栏之前论述了过度自信的内涵、表现、原因及广泛性,今天再谈谈在实践中尤其股票投资实践中过度自信的表现及其克服之道。

先来看一下实践中过度自信的测查。

题目1:假设你在参加过的各种考试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别人参加类似考试却并未获得好成绩。对此你会得出什么结论?(选择一个与你所想的最接近的答案)(1)这些考试可能都比较简单,其他人的能力可能比较弱;(2)我非常确定要么是善于考试,要么是对考试材料掌握得非常好。

题目2:你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怎么样,回想一下你认识的能开车的人,你认为你的驾驶综合能力是:高于、低于还是跟一般水平差不多?(1)低于水平或跟一般水平差不多;(2)明显高于一般水平。

笔者用第一题在国内做了1995人的大样本研究,有1474人选择(2),比例达73.6%。其中,普通投资者270人,有205人选择(2),比例75.9%;企业高层管理者439人,有304选择(2),比例69.2%。另外,监管部门、基金公司、券商、银行的从业人员选择(2)的比例与上述数据接近,均超过60%。

笔者用第二题在国内做了1279人的大样本研究,有885人选择(2),比例约占70%。普通投资者的回答比例与此相近。

上述测查说明,大部分被试者都存在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的比例很高。

人们处理某些问题有一定经验时,处理类似问题一般都会过度自信,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里更是如此。前已述及,人们处理困难问题往往比较自信,而处理简单问题又不那么自信。不常有这样的情形吗?一些人在股票投资充满了自信,却在食堂里对选择买哪种菜时犹豫不决。正因为股票投资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此证券市场是一个极易引发过度自信的代表性市场,投资者常常会表现得过度自信。

有多少人在开户时觉得投资很难?笔者当年曾在证券公司营业大厅随机访谈过数百人,主题是开户前对股票投资难度的感觉,绝大部分被访谈者告诉笔者,这件事一点不难。

笔者曾对一般投资者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问题是:您认为自己的操盘能力怎么样,回想一下您认识的炒股的人,您认为你的选股和把握时机的综合能力高于、低于还是跟一般水平差不多?A.高于;B.低于;C.一般水平。问卷结果是,一半以上的被试选择了A,几乎没有人选择B。但从股市投资人账户的盈亏记录可知,显然没有这么多的投资者比平均水平高。

这些投资人在操作过程中的习惯表现如何?依据笔者对这些选择A的被访者的访谈,发现有这样三个共同点:操作频率普遍比较高,不肯认错,信息收集不全面。

为什么要反复操作?即使投资者知道股价是随机的,其变化规律很难把握,但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水平高,仍然认为股价变动不是随机而是有规律的,而且相信自己对规律的把握优于其他投资者,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既然水平高且比别人强,那为什么不多操作?操作了才会盈利,才更能体现高水平。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常常会系统地高估自身对事情的控制程度,高估自己对决策后果的控制能力而误认为自己能力出众,能够驾驭股价变动的不确定性,从而低估投资风险,并且高估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的精确性。一句话,相信自己能预测股票价格短期走向。在股价上涨时尤其会增强这种过度的自信,进而使随后的交易更为频繁。而且,如果操作成功,偶有盈利,更会得意洋洋,更会增加买卖频率。诚然,股票投资有规律,但这个规律一定不是读了几本投资书、会看K线形态、会数波浪就能掌握的。掌握规律,需要在积累了大量成功以及失败的案例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总结、反思,琢磨,克服内心的心理偏差。如果没有这些总结和反思,操作次数越多,犯错的可能性越大。

因为过于自信,一旦操作失误,就总想着翻本,急于挽回损失,这就常常会陷入赌徒心理了。尤其在股价大幅下跌时,常常会把原因归咎于环境而不是自身的判断力,所以更不认错,更愿意反复操作。另外,还不愿意止损,因为止损意味着以前的购买决策错误的,承认错误会伤害他们的自信。因为上述原因,即使身在熊市,也愿意反复交易。

这些投资人还因过分相信自己获得的信息而常常忽视公司基本面信息和其他投资者的信息。

真实的股市波动是世界上最难预测的事情之一。偏偏几乎人人都存有股市幻觉。因而可以说,克服过度自信,不高估自身所掌握信息的精确性,或许是投资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不高估自身能力,避免优于平均效应和自我归因偏差而引起的过度自信,需要投资者有自知之明,用客观标准评价自己,避免得出自己优于平均的错觉。同时,投资者不能盲目将选股及投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把投资亏损归咎于外部环境,而应客观、全面收集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正面、负面各个角度的因素,以便做出客观评价。而客观评价,是保证决策理性的重要条件。

为克服过于自信的偏向,在投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强反馈,不断总结与反思。如果操作成功,要总结成功的原因;如果失误,要勇于认错、认输,及时调整投资方式。

(作者系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