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3月9日

查看其他日期

那些顶尖机构
为何会作出最离谱的预测

2019-03-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大思维》
  集体智慧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英)周若刚(Geoff Mulgan) 著
  郭 莉 尹玮琦 徐 强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8月出版

——评《大思维:集体智慧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徐 强

数字技术浪潮让组织和社会的大规模思考有了可能,由此推动了一个新领域——集体智慧的出现。这个“大思维”就是指人类和机器共同工作、一起思考,它具有解决当今时代所面对的巨大挑战的潜力。那么,为什么智能技术不会自动地产生智能结果呢?有英国社会创新之父之称的Demos 智库创始人周若刚(Geoff Mulgan)借鉴最新数据、网络平台和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收集了来自不同领域(哲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见解,揭示了一种将集体智慧置于舞台中心的全新看待世界方式,这种方式能引导企业、政府、大学和社会充分利用人类智慧和数字技术。

周若刚目前是英国国家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会执行官,他思考集体智慧达数十年之久,他此前的大部分研究和写作都是关于大规模思考是如何发生的。他在《大思维:集体智慧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中给出了集体智慧的直观定义:集体智慧与文明一样古老,它是团体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但不幸的是,在我们这个世界,集体智慧并非总是有效,失灵随处可见。客观来说,“许多机构和体系的行为比起这些机构和体系内的人要愚笨得多”,“拥有极多个人智慧的机构常常会表现出集体愚蠢”。现实世界中集体智慧失败的真实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当新闻正在直播柏林墙倒塌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却仍在告知乔治·H. W. 布什总统:“柏林墙是不会倒塌的”;21世纪初期,当所有指标均显示次级抵押贷款毫无价值时,投资银行却蜂拥而入。

那么,该如何简单明了地理解集体智慧?用一种最通俗的方式来解释,集体智慧可以视为多个要素的集合。一个有效的集合需要各要素之间不断重组,因为功能、基础设施和组织模式必须与环境共同演化。但以周若刚先生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来看,包括政治、教育和金融行业在内的一些最重要的领域都缺乏这种迭代重组的能力,因此它们的配置变得极为僵化,其效率也低于应有的水平。这是集体智慧失灵的根本原因。

成功的集体智慧又该是什么样子?作为社会创新学人,周若刚除了指出问题所在,还竭力想要找到避免团体决策失误的方法。他在本书中给出的成功范式是,首先,一个好的集体智慧在每个尺度上都有好的功能性能力,包括观察、分析、记忆、创造、同理和判断等。其次,这些能力需要得到基础设施的支持,基础设施让集体智慧更容易形成,它们包括:共同的标准和规则、体现智慧的实体、可以集中精力思考并获取所需资源的机构,以及较为松散的思想社团网络。再次,成功的组织模式需要具备五个特点:能自主创造知识并将信息共享,能实现功能性能力的适当平衡,能成功聚焦,能协调系统性的反思,能整合行动。最后,日常智慧过程在多个层次上推进,这些层次相互连接形成层次结构:使用现有模型处理数据的第一循环,产生新范畴和关系的第二循环以及创建新思维方式的第三循环。这三个循环可以组合形成触发式层次结构。当上述各种因素都具备时,人们就可以利用超越自身界限的大思维,对各种方法保持清醒的自主意识。如此,就能避免集体智慧失灵,团体和组织就能卓有成效地思考。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认知吝啬鬼(心理学术语)的人类,一定要竭尽全力避免陷入集体智慧的对立面。比如,我们用来思考的模型也可能变成陷阱,我们坚持某个模型,是因为它提供了意义和保证。但使用过时的模型则与胡乱猜测没什么差别。熟悉也会导致盲目,想想看,我们是不是常常只看到我们预期会看到的东西,以及与我们正在寻找的事物相关的东西?专业性也可能变成陷阱,在预测未来时,最专业的人员可能会作出最离谱的预测,因为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太过自信,所以只寻找肯定的信息。而智慧必须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深刻的思想不能被常识捆住,必须从表象的日常世界中抽身而出。要看到事情的真相,也就是事物的本质,需要超然。

集体智慧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引起人们重视?作者唯一担忧的恐怕就是人们为了提升集体智慧的水平而肆无忌惮地借助人工智能作为思维工具了。用埃隆·马斯克的话来说,这是在“召唤恶魔”,或者说是在用人类的存续冒险,那些工程师根本没有考虑到他们的造物所带来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的爱好者,笔者更愿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集体智慧的得与失。集体智慧的核心是人,而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人总是喜欢用直觉推断的方式而非理性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作为群体中的个体,人的认知充满了局限性。做一名少数派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们都喜欢借助集体的力量“搭便车”而懒于独立思考。直觉推断的力量很强大,它帮助我们节省成本,提高决策效率,但有时候这种方式也很危险,会带领我们陷入困境却不自知。即便我们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推理,但获取信息的高昂成本和知识结构缺陷所带来的局限性依然会时时刻刻地制约着我们,所以,心理学认为人的决策最多能做到的仅仅是依据当时可获取信息条件下的过程理性,而非最终结果的最优。心理学的这项研究结论,恰如其分地解释了集体智慧失败中的人为因素,那就是只要是人在作出决策,那么失败的概率就不可避免,因为人是天然的非理性动物。

集体智慧就是一枚透镜,通过这枚透镜可以有效解析历史上诸多团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更可以通过这枚透镜深挖当下许多公共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但笔者认为周若刚先生这本书最为核心的要义是,人类迫切地需要新的集合来调配全球集体智慧,以应对诸如处理气候变化、预防大型传染疾病、解决失业、应对老龄化挑战等全球性难题。创造这样大规模的、具备迎接挑战的能力的工具,并培养出具有“智能设计”技能的人才,是我们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