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两会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5月22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海“三张答卷”
探索中国经济未来

2020-05-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长三角一体化:从联通走向融合

如果说临港人用速度与热情书写答卷,长三角人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则着力从外在的联通实现内部的融合。这种融合体现在交通、生活、产业、制度等方方面面。

其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在去年11月1日揭牌以来的短短5个月时间,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已取得重大建设进展。

在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华为公司投资100亿元的研发中心项目一期占地1420亩,预计6月底前开工1到2个组团。在“一河三湖”主要水体的元荡,示范区执委会正携手青浦、吴江,与长江三峡集团研究谋划元荡岸线贯通的设计方案……

聚焦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和公共服务等4类项目建设,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梳理了近100个项目,目前重点推进33个重点项目。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青浦、吴江、嘉善都在发力中。

制度方面的突破让融合的深度实现了升华。近日,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两省一市经信部门联合印发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产业项目准入标准(试行)》,这是示范区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之一,标志着在先行启动区内将实行“一个标准管准入”,在全国首次实现了跨省级行政区域执行统一的产业项目准入标准。

记者还从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获悉,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即将公示,关于示范区的支持政策“22条”已启动两省一市政府会签程序,即将出台。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要按照相关规划纲要的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尤其要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在跨区域合作与创新方面积累更多经验,为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张兆安指出。

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加速器”

长三角地区的广大科创企业都有一个科创板梦: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公司发展。

一年多来,科创板这片“试验田”点燃了企业的研发创新激情,交出了亮丽答卷:截至5月20日,上交所累计受理企业293家,其中上海46家,位居全国第3;已上市104家,其中上海16家;累计募集资金1219亿元,其中上海企业募资为209亿元。

“科创板自去年7月22日开市以来,整体运行平稳,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发展的效应逐步显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军对上证报记者说。

成绩的背后,也是多方发力的结果。记者获悉,为全力配合证监会和上交所推进科创板工作,大力促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去年7月31日,上海市推出了全面实施“浦江之光”行动的文件——《关于着力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促进本市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作为全面落实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战略任务的重要服务平台,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简称基地)在上海“浦江之光”行动引导下,平台作业也在进一步凸显。截至目前,上海浦东新区已有9家企业经过基地的辅导培训,成功登陆科创板,占上海市科创板上市企业的56%。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张辉表示,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持“打开大门建基地”的理念,推进多方合作共建共享,目前已与包括镇江在内的19个长三角城市结为联盟城市,吸纳近百家头部金融机构加入基地联盟成员。

张兆安认为:“科创板要围绕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扶持更多有发展前景的科创企业上市,推动科技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