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8月1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国市场磁力增 欧美市场将分化

2020-08-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胡月晓

7月30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再次承诺将利用“全方位工具”支撑经济,并维持每月购债规模不变,但是目前美国疫情失控决定了其经济难以仅仅依靠“放水”走出困境。欧盟则在防疫进程中不忘推进财政一体化,近日终于达成了欧盟抗疫复苏基金计划,此举或将成为欧元区金融资产走势转折点,下半年欧、美金融市场走势或将分化。由于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能保持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国家,伴随着经济平稳复苏,中国未来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将日益增强,海外资金将愈发青睐中国市场。

7月份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如市场预期保持了联邦基金基准利率不变,虽然声明再次承诺将利用“全方位工具”支撑经济,并维持每月购债规模不变,但对冲到期后美联储报表规模平稳中趋向收缩趋势不变。更为重要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了财政的作用,并敦促政府的额外援助。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也是当前海外经济思想界对当前货币“独撑”经济实践的反思。

其实,纵使美联储的空前扩张行为让美国股市再度走牛,但美股长期牛市基础并不牢固。 一是美联储再度放水的空间有限。美联储依靠资产实现扩张,这意味着美国“放水”是建立在美国财政赤字增长的基础上的。因此,美联储能否无限放水的问题,就变成了美国国债能否无限扩张的问题。美联储要继续扩表,继续增持国债,势必要求美国财政部加大国债的供应,否则必然给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而美国财政受赤字限额所限,难以再有大规模的扩张。二是美元的强势地位受到冲击。当前美国的货币乘数相对稳定,美联储若再创纪录地进行规模扩张,自然使美国全社会的广义流动性剧增。当前美元虽然仍能勉强维持强势,实际上这是由于西方其他经济体陷入负利率或处负利率边缘状况下的比对反映,伴随未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美元地位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三是“ 放水”加剧资金“脱实向虚”。在疫情失控的情况下,2020年美联储的超级放水工程,让美国经济“两张皮”现象更加突出,即实体经济的快速下行和金融市场的迅速繁荣。由于扩张的流动性并没有被用于真实投资,而是被企业用于修复了资产负债表,结果就是美国企业债务规模快速下降,虽然提高了企业财务稳健性,但却意味着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经济发展动能面临不足。依靠放水带来的市场繁荣也隐含着风险的上行。

在欧洲,目前欧元区统一货币带来的通用利率错误已得到修正,欧洲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正在不断推进。欧盟执委会于2020年5月推出了高达7500亿欧元的抗疫复苏计划,并在7月份获得通过后,市场普遍对此表现出了欢迎态度,认为这将是欧元区金融资产的转折点,欧债危机之后令市场忧虑的欧元存续危机,实际上已基本化解。

欧债危机的市场根源在于,欧元成立后采用统一货币国家的借贷利率,无差别化的趋于一致,没有体现不同国家间信用差异和风险不同。由于国际投资者对主权信用安全性的过分“迷信”,欧洲在推出欧元后,加入统一货币区的各主权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利率都相等。而当欧债危机被引爆后,欧元区经济体各主权政府间的债券利率差急剧扩大,导致了欧洲金融体系的失衡,经过欧洲央行、欧盟及各国政府的努力,2016年后财政弱国畸高的利率开始下降,各国间主权债务利差在2019年后渐趋稳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虽然欧元区主权债务间利差又重新扩大,但扩张有限,利差区间的扩大并没有改变自2019年以来的稳定态势,表明欧洲金融体系稳定。从实际表现看,欧洲金融市场虽然因股市导致波动性上升,但整体表现平稳。

2020年欧洲疫情虽然也很严重,但并没有引发欧元区的大放水, 欧洲央行为应对疫情冲击也只采取了有限扩张的措施,因而金融市场波动性并无扩大基础。展望未来,欧洲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将是大概率事件,欧美金融市场走势或将出现分化。

在当今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对国际资本吸引竞争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国际贸易。由于各国政府对疫情应对措施差异,所带来的经济复苏节奏的不同,决定了世界经济运行现状态和未来前景。由于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平稳复苏的态势未来仍将延续。伴随着上半年经济运行状态揭晓,中国除了亮丽的经济数据外,海外资本延续流入也是一大亮点。在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外管局表示,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729亿美元。

目前,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系中唯一仍实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国家,使中外之间的利差再度扩大。其中,中美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差由年初的122BP,扩展到了6月末的216BP。虽然各国均以货币扩张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但各国间的货币扩张力度差异加大。主要经济体中,美国、巴西扩张最为猛烈,英国、南非次之,日本最为平和。虽然同为货币扩张,各国国内利率市场受到的影响却并不一样。各国间利率走势的方向差异,反映了以下事实:已实行负利率的欧洲在努力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美国则有着滑入负利率的倾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则有着较为充足的正常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因此,未来中国和欧美等西方主要经济体间利差的持续存在,将使得中国市场成为海外资金的共同目的地。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学术专家、研究员)